-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土地私有化的理论逻辑_0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土地私有化的理论逻辑
摘要:若依照西方的私有化+市场化教条解决 中国 三农 问题 ,结果必然是耕者无其田的 社会 动乱和城市贫民窟化,如印度、菲律宾等国。而若能借鉴同为东亚小农 经济 的日、韩、中国 台湾 地区与 工业 化、城市化同步的 现代 多功能农业的经验,并传承上世纪80年代中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和谐社会模式,推行体现普惠制服务的弱势小农的合作化,新 农村 建设——综合性的合作经济和乡村自治——定将成为中国三农 发展 道路之本。
一、三农问题的普遍意义2
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的个别现象,而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困局。对此,西方的严肃学者似乎都不像我们国内的追随者般,认为他们的 理论 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三农问题,之所以很难被长期从事微观产业 研究 的学术界和政策界接受,就在于强调了以三农问题讨论取代90年代初期在政策界才刚刚兴起的显然有照搬西方趋向的“农业问题”讨论:不仅中国,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内的整个东亚,甚至整个第三世界,本来就没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孤立存在的农业问题。我们这种世界农业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需要考虑的其实主要是农民生计、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稳定这“三农问题”。
近年来主流理论界虽然内里仍然不屑,但表面不得不顺势而为地参与讨论三农问题,却难以避免地继续拿西方农业产业化经验推导而成的理论逻辑,来套用于国情不同的本土问题。如此这般,虽无可厚非,但需要善意提醒的是:在加快工业化必然导致生产力诸要素大幅度净流出的进程中、由多种复杂因素形成的三农困境,期期不可指靠某个外部引入的激进理论或政策短期内就能够迎刃而解。
二、自我反思:当年我们提出土地私有化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我对于一些人受制于照搬的西方话语的主流理论体系羁绊,对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普遍意义的三农问题要么虚与委蛇、要么过于激进的情况,既不提出批评,也不参与争论。因为人们对复杂问题的认识,本来就是一个渐进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应该看到,我们在80年代也更热衷依据主流西方理论构建的逻辑讨论问题,曾经于1988年明确提出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遵循的逻辑就是“产权、流转、规模”——从我们当年的认识水平出发,那是有很好的内在自洽性的——只要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化,就会有利于土地买卖、自由流转,那就一方面使农业有可能出现规模经营,足以参与国际竞争获取规模收益;另一方面,多余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 自然 会被城市化吸纳。可见,只要以土地私有化为前提,就必然导向市场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等,也就可以在迅速、有效地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既然西方发达国家给出的经验和依据这种经验构建的理论就是如此,那么只要如法炮制,我们也可以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于是,我们在80年代提出的这种理论,迅速成为学界的新教条,甚至主流社会的共识。
然而,我在后来的更为广泛的国内外调查和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中提高了认识水平,发现到我们20年前提出的这种从私有化必达自由化的逻辑看上去完整,实则似是而非。
三、 历史 经验:土地规模经济是依据西方特殊经验的理论逻辑
事实胜于雄辩,历史经验强过主观构建的理论逻辑。这种依据个别西方国家的经验主观构建的逻辑尽管有解释力,但其不足之处就在于缺乏发展中国家和东亚国家的经验依据,无论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还是在具体的现实变化中,都很难找到支持这个逻辑的客观经验。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那些老欧洲宗主国,比如英国,以及没有条件转移出人口的工业化国家如日本,客观上都没有实现农业规模经济,都不支持这个主观构建的理论逻辑。
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宗主国将自己的剩余人口(即工业化成本)大规模转移出去,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资源掠为己有,在这样的客观过程之中,对内缓解了人口与土地及资源之间的矛盾,缓解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与生俱来的社会转型压力。而那些主要由欧洲移民新建的殖民国家,因其大规模屠杀当地土著人口,独占了广阔的土地和资源,内部矛盾也就比仍然主要由土著人口构成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相对缓和得多。正是在殖民化的几百年里,西方工业化的制度成本从内部转移到外部,资源则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凭此,这些老欧洲国家才避免了 目前 中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所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
“放眼全球”,则可以看到,即使是发达国家,能够有条件产生农业规模经济规模收益的也仅仅只有不超过10个的大农场国家(美洲五个:加美墨巴阿;澳洲一个),他们几乎全部是在殖民化进程之中大规模杀戮当地土著、开疆拓土的产物。除此之外,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虽然市场化了几百年,却都没有实现美国式教科书中才有的“农业规模经营”——老欧洲至今还是小农场,三分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HCA 002-2024 热喷涂稀土合金复合涂层钢筋.pdf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ocx VIP
- 第39讲建筑工程费用定额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一bak.pdf VIP
- B3201_T 1211-2024 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节能量核定技术规程.pdf VIP
- 安全仪表系统检验测试计划.docx VIP
- 2025年义务教育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真题试卷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智能安防巡逻机器人解决方案.doc VIP
- 常州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pdf VIP
- 专用设备的操作手册编写与用户培训考核试卷.docx VIP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 第二章 工作流程及进度控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