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质量通病防治方
竹园华府二期1#、2#、3#住宅楼工程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七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1
三、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2
1、模板工程…………………………………………………………………… 2
2、钢筋工程…………………………………………………………………… 4
3、混凝土工程………………………………………………………………… 7
4、填充墙体……………………………………………………………………11
5、装饰装修工程………………………………………………………………12
6、防渗漏及防水工程…………………………………………………………17
7、其他质量通病………………………………………………………………2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竹园华府二期1#、2#、3#楼,位于汉中市桥北广场北侧,北临汉宁路,南临广场北路,西临天汉大道,东临南大街,设计为商住楼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76479.62m2。地下一层,地上由三栋塔楼组成,层数为23—32层,1#楼为32层,建筑高度96.7米,2#楼为32层,建筑高度96.85米,3#楼为23层,建筑高度73.65米,室内外高差均为300—450mm。商业配套工程为框架结构,共计7层。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耐久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变配电室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建设单位:汉中市嘉宸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汉中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勘单位:陕西建科岩土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
(一)模板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高度超过4m,应采用?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篮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3、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