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作家李尤初探_0
汉代作家李尤初探
【 内容 提要】
后汉文家李尤在铭体上做过许多尝试。他的生平、作品除前人所辑,还可以收集到一些断片,其作品以“存雅却郑”的正统儒家思想为主题,但词采匮乏却使他达不到“文质彬彬”的高度,因此成就不高。其主要成就在于开拓了铭的范围,使铭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学体裁。
【关键词】 李尤 铭 文体
提及汉代文学,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赋。汉赋取得的成就,毌庸多言;不过东汉堪称文体试验 时代 ,所谓“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语),除了耳熟能详的乐府诗、史传散文、政论之外,还有许多作家在其它文体上也做过很多尝试。这些作家可能名气并不都很大,取得的成就各有高低,那些文体在后世也未必风行,但他们的尝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讲,却不容忽视。例如,东汉作家李尤,就是以“铭”作为主要的创作对象。
《后汉书》卷八十上《文苑上》:“李尤字伯仁,广汉雒人也,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稍迁,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俱撰汉记。后帝废太子为济阴王,尤上书谏争。顺帝立,迁乐安相,年八十三,卒。所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二十八篇。”我们已经找不到李尤的作品集,《隋书》卷三十五《志第三十·经籍四》载:“后汉校书郎刘騊駼集一卷,梁二卷,录一卷。又有乐安相李尤集五卷,大鸿胪窦章集二卷,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后汉文》卷五十辑有他的作品,包括残缺的五篇赋、一篇《七款》和八十六首铭(严氏按语误为八十四)。草草读过,也并不感到“相如扬雄之风”。然而当时他却有这样的高誉;在长达八十三年的生命流程中,除了《后汉书》的寥寥数语外,他还有些什么经历?他的集子遭受过什么样的命运?他的作品,究竟又有什么特色?
一、生平事迹考
《后汉书》的记载有来历可寻。《华阳国志》卷十中“两李丽采文藻可观”条:“李尤字伯仁,李胜字茂通,雒人也。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才。明帝时召作《东观》、《辟雍》、《德阳》诸观赋铭、《怀戎颂》、百二十铭,著《政事论》七篇,帝善之,拜谏议大夫,乐安相。后与刘珍共撰《汉纪》。孙充,有文才。”原附《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文才:乐安相李尤,字伯仁。尚书郎李充,尤孙也。”刘琳《华阳国志校注》[1]及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2]都认为,“明帝”当从《后汉书》作“和帝”,因为贾逵为侍中是在和帝时。然而《华阳国志》的记载还不是最早的,《北堂书钞》卷六二《设官部八·兰台令史》“李尤撰汉纪”条引魏文帝《典论》:“李尤,字伯仁,年少有文章。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风,拜兰台令史,与刘珍等共撰《汉纪》”(卷五六《设官八·谏议大夫》亦引,“仁”作“任”,当是笔误)。但《后汉书》比《国志》、《典论》都详细,或者另有所本。
《后汉书》云“顺帝立,迁乐安相,年八十三,卒”,可以是顺帝即位的当年(永建元年,公元126年)就为乐安相,也是当年就去世;但也可以是去世于他年。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3]于此年下断云:“旧史叙事含糊,我们很难臆断何种较近似。不过拿李尤一生事迹排比一下,觉得第一种解释(按,即指死于顺帝元年)所得的年代并无矛盾不通之处,所以不妨大胆采用。”《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诏史官谒者仆射及谏议大夫李尤杂作记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诸传,起自建武,讫乎永珍。事业垂尽而珍、尤继卒”,则李尤应死在刘珍后不久。《后汉书》刘珍传与李尤传在同卷:“延光四年,拜宗正。明年,转卫尉,卒官。”即刘珍卒于永建元年,是比较明白的。谓之“继卒”,相去当不甚远。刘知己生在唐代,当得见《李尤集序》,或者另有所本,他的说法应比较可信。张文清《张衡年谱》[4]于一二六年下,即曰“刘珍等《东观汉纪》垂成,会与刘騊駼李尤等并卒。”即断定李尤卒于是年。
《中古文学系年》从永建元年去世上溯八十三年,推定李尤生于建武二十年(44年),并细细排比他的一生,至矣尽矣,蔑可加矣。可是他的一生也确实没几件事可考,这里仅就其生平几件大事稍作论述。
一、永元八年(96年)“贾逵六十七岁,李尤五十三岁……李尤诏诣东观,拜兰台令史……”(《系年》)《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永元三年,以逵为左中郎将。八年,复为侍中,领骑都尉。”按《贾逵传》不见此前曾为侍中,这里说“复为”,当是承上“为左中郎将”而言,并非说贾逵在此前还曾为侍中。因此贾逵荐尤进京之年决不早于这一年——却有可能在这之后。贾逵卒于永元十三年(101年),这六年里,看不出他的职位有什么变动,实在可能在任一年引荐李尤。时李尤早已过知天命之年,入洛之年应该也不会太迟。
扶风人贾逵为什么引荐一个蜀人呢?两汉的学术、 政治 大多牵涉到经今古文学派的 问题 ,按尤《漏刻铭》“思我王度,如玉如金”,用《左传·昭十二年》“思我王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英语六级词组大全.pdf
- 环境监测技能竞赛考试参考题库大全-中(多选题).pdf VIP
- rcwl-9610低成本分体开放式超声波测距芯片.pdf VIP
- (高清版)DB33∕T 2110.5-2018 实验动物 长爪沙鼠 第5部分:配合饲料营养成分.pdf VIP
- 大学物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青岛科技大学.docx VIP
-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ppt VIP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表(2011).docx VIP
- 价值流分析.ppt.ppt VIP
- 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夺冠系列).docx VIP
- 一种SGH换热器以及垃圾发电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