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鸟 羁鸟 归鸟_0
高鸟 羁鸟 归鸟
【 内容 提要】
在陶渊明诗文诸多的鸟类意象中,高鸟、羁鸟、归鸟最能折射出他人生历程的三个时期,高鸟寄托他立志高远的少年 时代 ,羁鸟寄托他形迹拘役的十年出仕生活,归鸟则是寄托他归园田居生活。
【关键词】 陶渊明 鸟 意象
意象是 中国 古典诗歌中一个独特的概念,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 艺术 思维所创造的包融主体思绪意蕴的艺术形象。它虽然表现在诗歌中为一个个语词,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然而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 自然 物象,而是诗人经过思维加工了的自然现象。它在具有自然物象的个别特征和属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品的主体即作者,已经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内涵,透过这些意象让读者了解到作者较为深刻的思想寄托。以鸟类意象而言,以往鸟的诗歌意象,多是自由、和平生活的象征。赏阅陶诗,我们却发现《 陶渊明集 》中鸟的意象,则不尽然,而是诗人在各个不同生活时期的多重思想的反映,甚至有的颇为隐晦,不易明白其意象所指。但可以肯定地讲,在陶诗中,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陶渊明的心。可以想象,这是诗人在复杂多变的 社会 环境下,把自己不愿折腰事权贵而弃官归耕,以及归田后的清贫等多种痛苦与愿望,只能托之于多种鸟的意象表达出来。这些鸟意象有的是自由飞翔或在林中往返栖息、觅食;有的则是倦鸟知返,归林若家;有的是随季节而迁徙,秋去春来;有的是居无处所,无所归止的悲鸟等等,多是自己生活的一种幻化。陶诗中鸟的意象分为泛称和特称两种,前者在诗中较多,而后者则较少。相比较而言,鸟意象的泛称更有利于诗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当然其让读者产生的歧义现象可能就多一点。在陶渊明一百三十多首(篇)诗文中,含有鸟意象的作品大约有三十几首(篇)。笔者(以王瑶《 陶渊明集 》编次为序加注)在此以陶渊明生活的三个阶段为主,探索其具有代表性的鸟类意象,认为少年时代以高鸟、十年出仕以羁鸟、归隐田园以归鸟为代表,其他鸟类意象则从略 分析 。
一、立志高远的少年时代——高鸟意象
在众多的鸟意象中,高鸟应该说是最能代表陶渊明少年时代的人生阶段。他少年时代就对鸟产生了好感:“少学琴书……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与子俨等疏》)同时也有托鸟言志,大济苍生的愿望,仰慕那高飞的鸟。如他所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其五)。可见陶渊明这时既热爱大自然,又“猛志”存心,意欲仕进。而这种高鸟意象的形成一方面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诚如李泽厚先生所言:“陶渊明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 政治 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生于东晋末年,曾祖父陶侃,为东晋重臣,官至大司马;祖父曾为武昌太守;父亲虽不以出仕为意,却也曾做官为宦;到陶渊明时,已经家道中落,但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是不可避免地受其熏陶。另一方面,他早期主要接受儒家的 教育 ,使他很早就有步入仕途的愿望。如他对少年时代回忆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二十)他几乎将《 论语 》中原句保留在自己的诗句中:“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社二首》)与此同时,他又受社会环境,即魏晋时期谈玄思想的 影响 ,因而崇尚自然,如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当然他也爱“丘山”林中自由飞翔的鸟类。这样的双重影响因素均促使他对鸟类有了好的印象,但是他这一时期在思想上起着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儒家的入世思想,家庭环境使他有迈向仕途的愿望,自己也希望成为胸怀“猛志”而 “远翥”的高鸟。
当陶渊明真正步入仕途时,他望见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真有点自愧不如,深感自己形迹所拘带来的不快:“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这里高鸟的意象,是自由的象征,与他少年心怀猛志的高鸟还是有所区别。而与此相近的意象还有:“云翮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连雨独饮》)“微雨洗高林,清飆矫云翮。”(《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句里充满了羡慕之情,且这种高鸟意象的内涵较前要丰富些。“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己酉岁九月九日》)九月九日是重九节,正是暮秋,因此诗中也多感时悲逝之意(王瑶语)。这里诗人把“哀蝉”与“丛雁”两个意象对举,前者无声无息,消亡在九月萧瑟的秋风里,而“丛雁”却高鸣云霄而去,对此诗人感慨良多,后者更是自己的一种企仰的高鸟意象,正可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反思。“鸿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联句》)中“鸿雁”也是一种高鸟意象,它还是随季节而来去的候鸟。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所要寄托的高鸟意象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积极仕进的、胸怀“猛志”的自我形象;二是仕进后对自由飞翔的高鸟的向往之情。
二、形迹拘役的出仕生活——羁鸟意象
公元393年,陶渊明二十九岁时便因为“亲老家贫”(萧统《陶渊明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