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功”联想到汉语的反训研究
“阴功”联想到汉语的反训研究
“阴功”是粤方言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白宛如编纂的《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释之为“造孽,活受罪”。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受到恶报了。”奇怪的是,例句加上了否定词“有”,等于用“有阴功”来解释“阴功”了。而“有阴功”也是粤方言词,《广州方言词典》义项二释之为:“受到恶报而遭不幸。”引例为:“真系有阴功。”对译为普通话:“真是活受罪。”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该词典对“阴功”与“有阴功”的解释比较接近,所引例句完全一样。这岂不是说在某些语境中,”阴功”就等于“有阴功”。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察“阴功”一词的来龙去脉。
“阴功”是个文言词,《汉语大词典》释之为:“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间所做而在阴间可以记功的好事。”所引首例书证为唐代吴筠的《游仙》诗之五:“岂非阴功著,乃至白日升。”另外,还引用了宋苏轼诗、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及老舍作品《赵子日》中的例证。以上四处“阴功”都表示褒义,但是在粤方言中为何就变成了贬义呢?甚至进而还可说成“有阴功”呢?这使我联想起汉语的“反训”。
“反训”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诚如王宁先生所言:“对反训问题的看法,也有很大的分歧。赞同者搜集数百上千例,给予繁杂的分类;反对者确认反训之说不可信,作了全盘否定。”例如徐世荣先生的《反训探原》(载《中国语文》1980年第4期)广泛收集各类例证,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说明反训的各种类型及形成原因,可谓洋洋大观;而周明初先生的《“某,不某也”训诂例献疑》(载《古汉语研究》1992年第2期)同样旁征博引,多方论证,辨析“反训”之说不可信。对于这样一个众说纷纭的难点,本文自然不奢望取得根本突破,但也不打算亦步亦趋。琢磨再三,以往诸家正反两方主要是就文言文来讨论,而很少涉及白话文及方言。本此,笔者尝试采用古今文白及雅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各类实例来阐发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加上“不”,却不表示否认的意思
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只要不抱偏见,我们就会发现,在古今汉语中,确实存在着众多加了否定词却不表示否定的特殊现象。在此,我们将这种情况概括为“不某等于某”的格式。
《诗经·小雅·车功》:“徒御不惊,大庖不盈。”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诗经·大雅·生民》:“上帝不宁,不康禋祀。”朱熹《诗集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孔疏引服虔曰:“不尚,尚也,当取女叔侯杀之。”
《国语·周语中》:“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揣摩句意,“不有”即“有”。
也有学者认为,以上诸例之“不”或通“丕”,是语助词,或为否定式反诘句,因而反训之说是不成立的。不过,此说并未说明全部问题,试看以下语例:
《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毛传:“无念,念也。”
《韩非子·五蠹》:“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矣。”同篇:“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
“未必”即“必”,或以“未”为衍文,但短短的几句话,一再衍出一个“未”字,似不合乎情理。
上述“无”与“未”,不能通“丕”,也不是用于反问句,但仍然不表否定。其实,“不某等于某”的格式,在白话文中也时常可见。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不端不正”即“端端正正”。
2003年6月24日《羊城晚报》C6版《书记商人与商人书记》:“果不其然。当地临泉县化肥厂厂长兼职县委副书记,分管全县政法工作;古井集团董事长王效金兼职毫州市委常委。”《人之初》2003年第8期(下)《理财B计划》:“果不其然,又是一月下来,财政赤字不复存在,而且实际上剩余的钱还接近1500元!”“果不其然”即“果其然”。
2008年7月2日《羊城晚报》B4版《潘金莲的洗澡问题》:“否则,扪蚤而谈,在字面上很挥洒,略一想,不由人不全身都痒起来。”句中“蚤”字应为“虱”,原文误。“不全身”即“全身”。
2008年9月27日《羊城晚报》B16版《性福在哪里》:“富商不看则已,一看心脏病差点没犯了。”“没犯”即“犯”。
上面一些语料证明,“不某等于某”这一训诂体例,在一些特定场合确实是行得通的。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元代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指出:“以不敢为敢,以敢为不敢,以不显为显,以无念为念,以无宁为宁,皆极致之辞。世俗以可爱为可憎,以无赖为赖,以病差为愈,亦极致之辞。”“极致之辞”阐明了形成反训的部分原因。现代汉语中,此类现象也不少见,例如“好尴尬”与“不尴尬”、“好容易”与“好不容易”、“来广州之前”与“没来广州之前”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讲课件 第一章 概述.pdf
- 锅炉安装施工通用工艺规程.pdf VIP
- 医院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pptx VIP
- DB4102_T 045-2024 开农85夏直播花生栽培技术规程.docx VIP
- TCAMET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第5部分:核心设备产品规范.pdf VIP
- 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法.docx VIP
- 2024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商用密码专题调查报告-密码科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pdf
- 某公司采购工作手册.doc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2)句子教学.pptx VIP
- 光伏项目经济指标工程概算造价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