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精要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回答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 复习提问: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名称、职能、运行程序、作用(特点) 2、宋、元时期中央官制是如何演变的 3、明太祖废丞相的原因、措施、影响 4、清代军机处设立的目的、特点、影响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影响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影响 (2015·浙江文综·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 【解析】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演变中存在一个规律“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大,地方的权力越来越小”根据这个规律越靠后的朝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级别越低、权力也越来越小,汉代(州)郡县,郡为一级或二级地方行政区划;唐代道州县、宋代路州县,州为二级地方行政区划;元代省路府州县,府为三级地方行政区划,所以选【答案】D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秦朝:郡、县制 汉朝:西汉郡国并行制,东汉州、郡、县 唐朝:道、州、县制 宋朝:路、州、县 元朝: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 明朝:省、道、府、县 清朝:省、道、府、县 (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议制度 【解析】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答案】D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外戚干政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 【自主探究一】阅读教材11页第一二段大字和小字,思考:统治者制定选官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概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西周— 战国、秦- 西汉— 东汉末、魏晋— 隋、唐— 明、清—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度 察举制、征辟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科举制) 1.目的 血缘 军功 品行(孝廉) 门第 才学 3.变化特点 ①选官形式:由世袭、推举到考试; ②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到考试成绩; ③选官范围:不断扩大; ④选官特点:由封闭、垄断到公平、开放。 三、选官制度——补充官僚队伍 含义: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内容: ①先在各郡、各州设置中正 ②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