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_0
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之中、
一、将传统文化渗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国之瑰宝更是全人类的财富。其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学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初中阶段语文教师若努力钻研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将传统文化知识渗入语文教学,一定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崇敬之情。初中阶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大环境令人担忧,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基本都是以高成绩、高升学率为核心。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也是围绕这些来展开。因此导致学校都片面的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而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其文化精神、礼仪规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学习,使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同时,得到伦理哲学的熏陶以及礼仪规范的约束,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提升自身的修养感染学生
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以及学习热情,将传统文化知识有效的渗透教学之中,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能够引经据典、谈古论今、集百家之所长,使学生为之倾倒,引领学生探索充满灵性,凝结着祖先无限智慧的传统文化中去。例如:学习《秋水》后,教师开始总结庄子,庄子属于性情中人,其浪漫狂放洒脱岂是一篇《秋水》能够表现的。《庄子》中收录的篇目有很多能够体现其浪漫洒脱的语句,随后教师将这些句子选取部分背诵出来,在教师极富感情色彩的背诵之后,学生不禁为之惊叹。在惊叹庄子才华横溢,狂放洒脱、想象丰富、极具人格魅力之余,更惊叹于教师的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对教师热情洋溢、流利顺畅的背诵表示崇敬。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更好的引导学生就必须深刻领会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教师将文化精神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提升文学素养陶冶道德情操。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初中教材中收录了诸多极具人文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课文中有大量代表着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文化的部分,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内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渗透于课堂之中,让学生渐渐的了解、感悟、体会、并热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着手对文章进行解读。例如:学习《最后一课》,通过小弗郎士的叙述,使人们充分地感受到在异国统治下人民遭受的痛苦,以及他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联系我国的实际,引领学生联想我国鸦片战争时期以及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祖国曾遭受的苦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不断充实自己,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捍卫祖国、保卫家园以及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此外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多数文言文所表达的都是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文章除了让人诵读过程中感受文言文在字里行间传达的美感外,同时也隐含着作者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愿望。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文本深入解读,引领学生钻研感悟。
(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开拓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课内课外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展开古诗文接龙游戏,激发其对古诗文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弟子规》的背诵,众所周知《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典范,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宝藏,简练短小的篇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已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其教育我们孝敬长辈、尊师重道、友爱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美德。其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还囊括了天文、地理、历史等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弟子规》诵读过程中,起初并没有过多的进行关注,但时间久了,发现学生的知识积累逐渐增多,并且兴趣爱好也开始广泛起来。探究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弟子规》的经典诵读,因此笔者将《弟子规》诵读作为班级的作业,对学生进行很好的素质教育。此作业不同于常规作业,并不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利用活动课,以及课后活动、班会等等的时间让学生谈一谈诵读《弟子规》的收获,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丰富经验,同时还懂得了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四)写作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作文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便是做人,这是写作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理念。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种写作手法及写作方式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弘扬主旋律与“中华文艺复兴”_0.doc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文化新业态 增强文化自信_0.doc
-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_0.doc
- 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民族精神探索与研究.doc
- 张爱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doc
- 张爱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_0.doc
- 当代中国“校园暴力”的法律缺位与应对.doc
- 当代中国“科学与宗教”研究的演进-1980—1999(上).doc
- 当代中国“科学与宗教”研究的演进-1980—1999(下).doc
- 当代中国“红歌”创作流变.doc
- 12S10 管道支架、吊架 conv.docx
- 03ZG203 钢筋混凝土低桩承台 .docx
- 01S122 水加热器选用和安装(合订本) conv.docx
- DB13_T1272-2010_地理标志产品武安小米_河北省.pdf
- DB13_T1325-2010_成品粮配送管理规范_河北省.pdf
- 4.1身边的数(课件)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2024).pptx
- 第3课 银屏之声——DO Re Mi(课件)人音版(2012)音乐 六年级下册.pptx
- Unit 4 What's your hobby?(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pptx
- 第五单元《操场上》的运动体验-(课件)一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pptx
- Unit2 Lesson3 Whose trousers are these(课件)-三年级英语下册(鲁科版五四制三起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