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诗“婴孩”类意象说开去.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徐诗“婴孩”类意象说开去 【 内容 提要】   徐志摩在诗歌中经常采用“婴孩”类意象,这类意象对我们解读其人其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这种现象进行 分析 ,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求徐志摩“诗意人生”理想的 哲学 内涵,并阐述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所在。   “昨天我是个孩子,今天已是壮年;昨天腮边还带着圆润的笑容,今天头上已见星星的白发;光阴带走的往迹,再也不容追赎,留下在我们心头的只是些揶揄的鬼影。”在徐志摩的散文中,我们发现他经常用这种伤感的笔调追忆他儿时“清风白水”似的天真与淳朴,抵挡现实生活的种种苦闷。同样,在他的诗歌中,与“星光”、“波影”、“落叶”等古典诗歌意象同频率出现的是许多关于“婴孩”的意象,如“稚子”、“童心”、睡儿”、“孩子”等等。在诗人短暂的一生中,爱情与大 自然 是他最为亲近的表现对象,因此他赢得了“风流才子”和“自然之子”的雅号,而次之于爱情与自然的便是他执着的关于“婴孩”意象的抒写。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在徐志摩为数不多的诗歌中共有15首采用了这种“婴孩”类意象,其中一首还以“婴儿”为题。透过“星光”、“波影”、“落叶”等古典意象,我们读出了这位“自然之子”的古典情趣:天人合一的境界、甜蜜忧伤的爱情、逍遥洒脱的性灵。那么,在诗歌中被反复不断抒写的“婴孩”类意象里面,我们又能发现些什么?我的感受和理解是这样的:这种执着的抒写意味着执着的寄托、急切的追忆和虔诚的守望。寄托的是纯美的人生理想,追忆的是简单无忧的生活状态,守望的是淳朴天真的心灵境界。   在诗歌《婴儿》中,虽然诗人把笔墨不厌其烦的耗费在临产母亲痛苦状态的描摹上,然而只须诗中的两句话我们就能读出诗人理想的寄托,一是开头的一句“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我们要守侯一个磬香的婴儿出世……”一句是“她还不曾放手,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这苦痛不是无因的,因为她知道她的胎宫里孕育着一点比她自己更伟大的生命的种子,/包涵着一个比一切更永久的婴儿。”这个从母亲的痛苦与受罪中产生的“婴儿”正是诗人纯美人生理想的对应物,她来自人生的苦难,然而“馨香”、“伟大”,是“生命的种子”,甚至“比一切更永久”。我们不妨把这首诗视为“婴孩”类诗歌专辑中的“主打歌曲”,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完美却又抽象的理想,需要填充一些具体的指标,浪漫的诗人也的确在其他的诗歌中不断的充实完满了这个理想的“婴儿”,其中至少有这样三层蕴涵:首先她充溢着无限温馨的爱。诗人希望用爱来编织一个理想的天国,在这里人们因为爱而走在一起,爱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扭结,也是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爱着,所以快乐,爱着,因此感动。在他笔下,安静宁谧的夜中万象是“乳饱了的婴孩”,在“大母温柔的怀抱中眠熟。”(《夜》)惜别康桥时回想到的是当年“我母亲临别的泪痕,她弱手/向波轮远去送爱儿的巾色”,越是“摩按”,“便想理箧归家,/重向母怀中匍伏,/回复我天伦挚爱的幸福。”在康桥和缓的钟声里,淡化旅人别意,将精魂化入音波,“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康桥再会吧》)而山道旁小孩一声“妈妈”的叫唤,触动他的魂灵,透过孩子明净的眼睛,诗人更是看见了爱的上帝,“他叫声妈/眼睛里亮着爱——/上帝,他眼里有你!”(《他眼里有你》)其次这理想的人生是“美”的人生,蕴涵着纯洁天真的心灵境界,没有欺压和猜忌,没有丑恶和污秽,不需掩饰和伪装,就象婴孩般晶莹剔透。在《天国的消息》一诗中,诗人漫步在秋天的枫林,听见“竹篱内,隐约的,有小儿女的笑声” 心灵豁然开朗,“在稚子的欢笑声里,/想见了天国!”《乡村里的因籁》一诗,一声“清脆的稚儿的呼唤”让诗人告别了“恼人的年岁”和“恼人的情爱”,“回复我纯朴的、美丽的童心。” 再次这理想人生是自由的,快乐和新鲜的。没有任何繁杂的忧愁和焦虑,没有困惑和束缚,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前天我是一个小孩,/这海滩是我的爱;……我喊一声海,海!/你是我小孩儿的乖乖!”(《不再是我的乖乖》)诗人一生多次去海边,但最让他开心的还是“我”是个无忧的小孩的时候海边的那次玩耍,海成为他快乐的世界。而理想恋爱的甜蜜则如“山边小草的知心,/高楼上孩童的欢欣”。(《我有一个恋爱》)在经历爱的挫折后诗人回首过去,“太阳为我照上了二十几个年头,我只是个孩子,认不识半点愁”,宁愿“从此再不问恋爱是什么回事”,希望“他来的时候我不曾出世”。(《恋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透过这类意象我们发现诗人是如此的执着于理想诗意的人生,他如痴如醉地追寻这个“孩童世界”:没有猜忌,没有欺压,没有虚伪,他未经浊世的污染,晶莹剔透。在这个世界里有的尽是温暖的爱,纯洁的心灵,简单的快乐。同时我们又能感到,在这蕴涵丰富的理想人生里,无论是爱还是自由,亦或是美,总有一种特质的情感力量将三者融汇统一着,那就是“婴孩”式的单纯和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