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应芳研究综述
谢应芳研究综述
[摘 要]谢应芳是元末明初的 理学 名人,著名隐士,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古人对他思想的评价多重笃志卫道的一面,偶尔提及他隐逸的方面,并不全面。在对他的作品的评价上,古人多重思想 内容 ,集中阐述其作品淳化风俗、关切民隐的方面,很少涉及其 艺术 特点,也不全面。今人对谢应芳的 研究 无论在思想、作品上都有欠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谢应芳 研究综述 古人评价 今人研究
谢应芳(1296-1392)字子兰,自号龟巢老人,江苏武进人,生活于元末明初。谢应芳一生好学,以读书为乐,“我生无他长,耽书竟成癖”[1](卷四)。他学识渊博,有“大雅才,胸藏经史库”[2](p190)。元朝末年, 社会 动荡,战火波及大半个 中国 。谢应芳的家乡也发生了战乱。他被迫携家人逃往吴中,在外整整漂泊了十八年。后来江南战事平定,他才重新回到家乡。战乱归来后,他隐居家乡的芳茂山,直到去世。谢应芳在当地颇有名望,很受士人和官员的推崇。《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他“德望重于东南。”[3](p12)《明史》也记载:“(谢应芳)避地吴中,吴人争延致为弟子师……达官缙绅过境者,必访于其庐。”[4](p7224)在他死后,“吊唁者几遍宇内”[2](p157)。虽然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但是谢应芳始终没有做官,只以一个教书先生的身份终了一生。谢应芳一生清贫,生活上常常陷于困境。但他从不以贫为意,泰然处之,“一室萧然,晏如也”[4](p7224),显示出超然的隐者风范。
谢应芳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名望,但是他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安闲的生活状态。他屡次得到当地官员的推荐,却始终不肯出来为官,过着隐逸的生活。谢应芳一生基本靠教书和农耕为生,处境极为贫寒,经常忍饥挨饿。比如在《谢许克敬六月惠炭》中他写到了自己年老体衰还要受严寒之苦的情景:“去年腊月人冻死,我亦牛衣眠不起。家僮赤脚令采樵,日暮归来堕双指。”[1](卷五)在严寒之中,很多人冻死了,年老体衰的自己躺在牛衣(用麻或草织的给牛保暖的护被)里勉强渡过了冬天。为了取暖,家僮不得不一大早光着脚出外采一些散木,日暮回来后手指都冻断了。虽然处境如此艰难,谢应芳依然坚持过隐逸的生活,并且表现出知足有乐的心态。比如他在诗中写道“侬亦自知足,做诗谢天公”[1](卷十七)(《负暄》),“眼前能自足,身外更何需!”[1](卷三)(《和徐仲刚归田》)粗粝的饭蔬,不仅淡而无味,有时其实是难以下咽的。谢应芳却认为其中的味道不亚于山珍海味,“蔬食犹膏粱”[1](卷四),“藜床甘且寝”[1](卷四),有无穷的乐趣在其中。对于谢应芳的隐逸行为,后人极为推崇。明人毛宪在《景贤录原序》中也称其“遯世高风,回迈流辈”[2](p175)。
古人对谢应芳的评价更多的是集中在笃志卫道、发扬理学的精神上。谢应芳一生信奉儒学,认为“九流百家莫大于儒”[1](卷六)(《芸室记》),尤其笃信程朱理学,“少颖悟,好读书,尤潜心宋儒之学。”[2](P167)谢应芳一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理学思想。他从小就严守理学所倡导的言行规范。明人段民在《龟巢先生传》中说他“自幼潜心宋儒之学,守其绳墨,斤斤不失尺寸”[1](p169)。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谢应芳一生始终以移风易俗为己任,“事事维持伦纪,言言扶植纲常”[2](p163),努力改变有违于儒道的社会风俗,坚决捍卫理学精神,捍卫儒道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静严公邀同族中谢士鳌等请建专祠呈词》中便记载了谢应芳许多笃志卫道的事迹:“(谢应芳)清议而扶持明教。学中去土神之配,吴中撤范蠡之祀,皆以明大义而振人心。常郡复道乡之墓,苏郡修元公之祠,无非劝忠孝而维名节也。”[2](p159)
对谢应芳笃志卫道的举动和发扬理学的精神,历代政府和儒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比如清朝政府公认他是“理学名贤”[2](p161),把他视为扶植名教的楷模。明人毛宪在《景贤录原序》中说道:“元季以来,道日晦塞,三纲沦灭,禽兽逼人,又何啻老佛而已!当时以道鸣者,偃然都高位而无所救正,而况其他乎!先生崛起其间,本诸醇笃之行,济以精博之学,遁世高风,遯世高风回迈流辈,而其见于言者皆民物则之训。所以距淫辞,息邪说,明天理而正人心者,居然可见。时虽不偶而力障狂澜,志则伟矣!”[2](p175)这样的评价在关于谢应芳的 历史 记载中比比皆是。
谢应芳一生著述颇丰。据《龟巢先生行迹》记载他著有:“《辨惑编》五卷、《思贤录》五卷、《怀古录》三卷、《毘陵续志》十卷、《龟巢稿》二十卷,又《汲古录》、《东里志》、《延陵小记》若干卷。”[2](p169)今天可以见到的有《龟巢稿》、《辨惑编》、《思贤录》和《怀古录》四种。其中谢应芳的存诗将近两千首。谢应芳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全面反映了他的思想。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谢应芳的思想具有复杂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无名女子》中建构的三对空间.doc
- 论《老残游记》的艺术形式革新.doc
- 论《说文.食部》中的中国饮食文化.doc
- 论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_0.doc
-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_0.doc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_0.doc
- 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虚拟现实设计中的应用_0.doc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oc
- 论中国近代文学的前现代性_0.doc
- 论中西方影视文化的差异.doc
- 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智慧方案5G智慧工地解决方案(115页PPT).pptx
- 智慧方案5G智慧教育大脑及大数据应用建设顶层设计方案(94页PPT).ppt
- 农产品营销学第三版(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ppt
- 农产品营销学第三版(教学课件)第三章 农产品消费者分析.ppt
- 某知名企业培训体系建设(36页PPT).ppt
- 智慧方案3DE平台汽车总装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27页PPT).pptx
- 2025届河南省天一小高考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考试日语试题(无答案).docx
-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中考数学三模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