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山东高考看文言文学习.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2014年山东高考看文言文学习

从2014年山东高考看文言文学习 从2014年山东高考看文言文学习 2014年山东高考文言文的命题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设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翻译,分别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   一、关于文言实词的学习   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是中学文言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解题方法上考虑,最直接的就是将词语的各个义项放入具体语境中,解释准确的即为正确答案。   (2014年山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答案:C   延动延长;延续。《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动蔓延;扩展。《赤壁之战》: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动引进;迎接。《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   动邀请。《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文中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的意思,可以判断这里的延为邀请。   由于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因此必须根据特定语境,结合文意判断,同时还要考虑古今异义通假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要提高实词复习的有效性,就必须扩大文言实词的掌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二、关于文言虚词的学习   文言虚词的考查《考试大纲》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将常见文言虚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词界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重点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2014年山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与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皆长跪以言 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及其所之既倦   D.其见称如此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C   A.介词,跟/连词,和,《赤壁赋》;B.连词,表修饰/介词,把,《鸿门宴》;C.所字结构,《兰亭集序》;D.代词,他/副词,大概,《师说》。   2014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涉及文言虚词考查的有14套,总的来看,《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除何若也外,考查了15个,覆盖面非常广。归纳近几年高考,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考察最多的是以、而、之、其、为、于,其次是乃、且、所、因、者、与和若、也、何、乎、焉、则。学生要立足教材,强化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筛选文中的信息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考试中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若干组,要求排除干扰因素,找出全都说明某个特点的一组。最佳解题办法是排除法。   (2014年山东)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   輒能言诸生所诵 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B   体现詹鼎读书用功,体现詹鼎廉洁,体现詹鼎对人态度   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每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都有一道关于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题,它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所在。在这类题的考查中,根据选文材料的不同,要求分析归纳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山东卷的考点落在对原文的理解上。   (2014年山东)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答案:D   根据原文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   从而判断詹鼎曾任河南行省郎中错误。   从2014年的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高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