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

白居易诗歌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  摘要:白居易光辉灿烂的伟大诗篇不仅在一代代中华民族子孙中流传下来,鼓舞和激励着汉民族的子孙后代,还带给日本的古代文学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时代的角度分析白居易诗歌对日本持久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掘白居易的文学影响力,中日文学交融现象由此可见。   关键词:白诗;汉诗文;平安时代;江户时代;大沼枕山      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时期产生于唐朝,作为中晚唐时代的大诗人白居易,虽已经无法达到盛世气象,但是他以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和文学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诗名,更是将自己的影响力扩展到一海之隔的日本国,促进了古代日本文学的发展,对其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白诗传入日本   据正史记载,白居易的诗首次流传到日本是在公元838 年,以大宰少贰藤原岳守将从唐朝商人那里得到的《元白诗笔》献给仁明天皇为始。但是日本学术界一般认为,在此之前,白居易的诗歌就以口传书抄等形式传入了日本。早在白居易还在世之时,他本人就知道自己的文学作品已经流传到异国。在会昌五年夏五月一日所写的《长庆集》后记里写道集有五本,一本在卢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禅林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胜善寺钵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各藏于家,传于后。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适值诗人逝世前一年。白居易还在世时,他的文集就已经传入日本。而自从白居易诗歌开始进入日本,便在日本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正如冈田正之在《日本汉文学史》中所写:诗人文士,靡然凤向,弃齐梁文选之旧,趋清新泼刺之风。当时日本的著名诗人具平亲王曾作诗称赞逆:古今词客得名多,白氏拔群足咏歌。思任天然沈极底,心从造化动同波。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在日本的评价极高,而且也引领了日本人学习白诗的热潮。《本朝丽藻》中说:本朝诗人才子无不以白氏文集为楷模矣。由此可见当时白居易诗歌之风靡。   二、白诗在日初期   974-1192年是日本历史上的平安时代,在平安时代初期,日本文学是以汉诗文的繁荣为标志。桓武天皇为了再建律令制度,在政治、文化等所有方面学习唐朝的制度,唐风文化受到尊崇。而在嵯峨天皇时,汉诗文迎来了最盛期。文人集会时,经常通过做汉诗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平安朝的汉诗人吸取最多的,就是白居易的诗歌。最早进行白诗排律模仿的诗人是菅原道真。菅原道真写过《寒早十首》,其一为:何人寒气早,寒早走还人。案户无新口,寻名占旧身何人寒气早,寒早卖盐人。煮海虽随手,冲烟不顾身这十首描写寒早的诗,无论是其诗歌题目和体制都与白居易的《春深二十首》非常相似。这是最初较为青涩的模仿之作,虽形式相类,我们还是可以明显看出与白诗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的不一致。而后的岛田中臣的诗模仿之作似乎更进一步,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但觉虚空无障碍,不知高下几由旬?回看官路三条线,却望都城一片尘。宾客暂游无半日,王侯不到便终身。始知天造空闲境,不为忙人富贵人。而岛田中臣的临摹之作《春日雄山寺上方远望》:不是山家是释家,危峯望远眼光斜。今朝无限风轮动,吹绽三千世界花。两者一相对比即可以看出其对于白诗在意象上的再溶解和利用,显得更加灵活一些,而不再限于对于白诗形式上的模仿了。   三、白诗与平安时代巨著   平安时代作为日本受汉文学影响最深的时期,也产生了出日本古典巨著。最为著名的有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枕草子》中最能体现出白居易诗歌影响的是在280段里面的这样一段描写:在一个雪天里,中宫定子和服侍她的女房(女官)们围炉闲话,中宫说 香炉峰雪今如何,清少纳言便立即将帘子撩起,中宫为她的机敏与才学大悦,清少纳言也因此为自己博得了极大的面子。这种看似机制警敏的对话其实是建立在日本贵族阶级对白居易诗歌的推崇和熟知之上的,其依据便是白居易的诗句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蜂雪拨帘看。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与白居易诗歌的关系更是密切,据资料统计全书仅引用白居易一人的诗句就达108处之多,除了白诗之外范围还非常广泛,涉及到中国古典名著《庄子》、《史记》、《诗经》、《昭明文选》等。在《源氏物语》的一开始,紫式部就凭自己对于白诗的自由运用为我们塑造了桐壶帝这一痴情帝王的形象。书中写到:诗中说贵妃的面庞和眉毛似太液芙蓉未央柳固然比得确当,唐朝的装束也固然端丽优雅,但是,一回想桐壶更衣的妩媚温柔之姿,便觉得任何花鸟的颜色与声音都比不上了。原本形容杨贵妃花容玉貌的太液芙蓉未央柳,在桐壶帝的眼中跟自己心爱的宠妃桐壶更衣相比显得那么单薄,以此来凸显桐壶帝的用情之深。而在桐壶更衣不幸死去之后,桐壶帝的心情也跟失去杨玉环的唐玄宗非常之神似,虽没有雨霖铃般凄冷的寒苦之思,却也同样刻苦铭心,发出天命如此,抱恨无穷!的痛苦感慨,与《长恨歌》里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脉相承。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