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分析

2005年7月24日 重庆交通大学 工程水文学 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研究对象 1.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2.河流与流域?? 3.降水 4.下渗 5.蒸散发 6.径流?? 研究内容 1.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2. 河流、流域特征及其对水文变化的影响? 3. 降水成因、分类、观测? 4. 蒸发分类、观测与计算? 5. 下渗阶段划分、观测与计算? 6. 径流及其形成过程和度量? 7. 全球、流域水量平衡 研究目的 1.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理解水资源的再生性与有限性 2.了解河流分段、基本特征 3.了解流域分类、基本特征及其对水文变化的作 用及影响? 4.掌握降水、蒸发、下渗的基本概念与变化规律? 5.掌握径流形成的基本概念与定量描述方法? 6.熟练掌握水量平衡原理及方程。 2.1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主要内容: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大循环、小循环;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学习要求: 了解自然界的水文循环现象、原因与作用;掌握海洋的、陆地的、全球水量平衡原理与方程。 2.1.1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2.1.1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 1 水文循环定义 2水文循环分类(按循环路径划分) 3水文循环的原因 4 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 5 水文循环作用 2.1.2 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1 水量平衡原理 定义:在水文循环过程中,任一区域、任一时段输入水量与输出水量的差额必等于其蓄水变化量。 它是水文学的基本原理,也是水文学最成熟的理论,主要用于定量分析水文要素值。 2 水量平衡方程 将水量平衡原理应用于某一区域,可列出如下水量平衡方程: 式中:I为给定时段内输入研究区域的总水量;O为给定时段内输出研究区域的总水量;△S为给定时段内研究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 上式是水量平衡方程的最基本形式,对于不同的区域和研究问题,还应具体分析其输入输出量的组成,写出相应的水量平衡方程。 水循环过程中的水量平衡方程的基本因素为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以及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 2.1.2 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3 全球水量平衡 全球=陆地+海洋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2.2 河流与流域 主要内容: 河流及其特征;流域及其特征 学习要求: 了解河流、水系的基本概念; 掌握河流主要特征的计算方法; 掌握流域、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的基本概念以及流域特征对径流的影响。 1 基本概念 河流:汇集一定区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并自然宣泄的通道,由流动的水体与容纳水流的河槽两大要素构成。 左、右岸:面向下游,位于身体左侧的河岸为左岸,位于身体 右侧的河岸为右岸。 凹、凸岸:弯曲河段沿流向的平面水流形态呈凹形的岸称为凹岸,相反称凸岸; 河流阶地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的地形 2 河流形成 地壳运动——形成线形槽状凹地 径流侵蚀作用——冲淤、改道等 大气降水——提供水源 3 河流分段 一条发育完整的河流沿水流方向,自高向低可分为以下五段: A.河源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E.河口 河流分段示意图 河源 河流的发源地,多为溪涧、泉、湖泊、冰川、沼泽等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西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卡日曲泉眼与约古宗列曲泉眼; 黑龙江发源于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高山冰雪; 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境内的马雄山水洞流水; 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西段的山地降水及冰雪融水; 雅鲁藏布江源头—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昂色冰川。 上游 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坡陡流急,河谷下切剧烈,常有急滩或瀑布 中游 河床底坡和水流速度渐缓,河槽变宽,两岸有滩地,河床冲淤不明显。 下游 处于冲积平原区,河槽宽阔,河床坡度和流速较小,泥沙淤积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口 河流的终点,即河流注入海洋、湖泊等的地方。水流流速骤减,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三角洲。 有些河流消失在沙漠中,则无河口,如甘肃石羊河。 外流河:注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中的河流。 如新疆塔里木河、青海格尔木河 长江、黄河的上中下游分界点: 长江 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四川宜宾—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入海口 黄河 源头扎陵湖、鄂陵湖—内蒙古河口镇—河南桃花峪—入海口 4 河流基本特征 (1)河流长度:或河长,是指自河源沿主沟道至河口的长度,L,km。 在一定比例尺地形图上量出。 河长作用:是河流特性的基本参数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