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政治课件:专题8文化的作用与发展要点
意义类题方法 宏观+微观:文化对社会+文化对人 一般+特殊:文化的一般意义+某种文化现象特殊意义 静态+动态:文化的作用+文化自身的传承(交流、传播、借鉴、融合、创新等) * 本专题的复习可从三个角度来把握:“是什么”即文化的内涵。“为什么”即文化对社会、对人的作用。“怎么做”即怎样发展文化,应从文化交流、继承、创新来分析。 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和“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区分文化影响人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侧重于微观的具体行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和思维活动,侧重于宏观。 核心价值体系 先进 文化 大众 文化 民族 精神 中华 文化 传统 文化 民族 文化 个 性 具体文化形式 文化 共 性 作 用 特点 形式 内涵 中华 文化 P39 传统 文化 民族 文化 个 性 P6-7 P8 P6 文化 共 性 作 用 特点 形式 内涵 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民族性 世界性 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P29;P32 一线两点。即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若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P42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包容性 汉字 史书典籍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区域文化 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P70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P97 核心价值体系 P97 先进 文化 P89 大众 文化 个 性 P72 民族 精神 作 用 特点 形式 内涵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P71 喜闻乐见 经典、流行 传统、时尚 高雅、通俗 严肃、娱乐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P89 中特文化精神文明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P98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特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先进性 与时俱进 科学性 A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引进来与走出去) 双向互动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 文化创新 通过多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等。依托现代大众传媒等手段 途径 手段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原则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态度 怎么办 1、2、5: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1)从民族文化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从文化传承看: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文化创新奠定根基。 (3)从民族发展看: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维系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B D C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传承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态度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地理课件:气压带和风带.ppt
- 高三地理课件:区域特征分析.ppt
- 高三地理课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ppt
- 高三复习精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doc
- 高三复习有机实验.doc
- 高三复习策略及激励斗志班会.ppt
- 高三学生如何利用好时间.pptx
- 高三复习考前指导 上传.ppt
- ISO9000标准基础知识培训.ppt
- 高三复习课《变压器》.ppt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