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分析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 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农业技术措施 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中国早在西汉时就实行休闲轮作。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relay cropping)——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 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植树种草怎么整? 20世纪50-70年代的“山顶戴帽子”,在墚峁顶上造林,树木初期生长尚好,但5至10年后多为小老头树或者死亡。 20世纪80年代初期,飞播沙打旺,人工种植红豆草,沙打旺、红豆草3年内长势喜人,5年后逐渐衰亡。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对人工林草地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人工林草地出现了明显的土壤干层,土壤干化现象严重。 洛川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面积发展的苹果园,也已普遍出现土壤干层。 自然修复恢复的植被,最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群落最为稳定。吴起县(98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林草覆盖率达到49.6%)的封禁实践和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定位观测表明,完全可以依靠自然修复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时间也无须很长,3至5年就可以形成较好的植被覆盖。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吴起县特别注重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舍饲养羊和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务输出等农村后续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探究活动3】 阅读“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讨论黄土高原环境恶化与人口增长的关系,把下列备选答案填入框中。①盲目开垦草原 ②人均耕地减少 ③地力减退 ④轮荒耕作 ⑤肥料短缺 ⑥灾害加重 ⑦生产条件恶化 ⑧毁林开荒 ① ④ ⑧ ⑤ ③ ⑦ ⑥ ② 2、人为原因 根源: 尖锐的人地矛盾 人为 原因: 植被破坏严重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 开矿 人类活动影响 修路 陡坡毁林开垦 采矿 建窑洞、建水利设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植被-- 降雨-- 黄土特性-- 地形-- 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 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土质疏松,遇水易分散 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地表径流能力低 建窑洞 露天开矿 修路 人类活动破坏植被,破坏地表结构,使地表更加疏松 战争 营建宫殿 轮荒 伐木烧薪 地质灾害频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①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②黄土高原地区夏季 多暴雨③黄土土质疏松 ④森林破坏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森林破坏不属于自然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主要与黄土本身土质疏松,直立 性和吸湿性强以及当地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等有关。 答案:C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水土流失的治理的基本措施 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①针对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要以 水土保持 为 中心.压缩耕作用地,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②针对垦荒问题----逐步建立早涝保收、高产稳 产的基本农田 ③针对植被破坏----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 天然草场的质量,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针对开矿----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矿区) 的复垦工作。 ⑤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 ⑥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 小流域综合治理: (1)治理重点:保持_水土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2)治理方针:_保塬_、_护坡_、 _固沟__ 【探究活动4 】 读课本P55“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分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这些措施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适用地段 效果 固沟工程 建_______、________ 营造_______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