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李元海——围术期输血指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李元海——围术期输血指南分析

围术期输血指南 一、术前评估 1. 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 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 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 4. 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5. 运用临床结构化问卷法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出血史及详细用药史 6. 一般体格检查; 7. 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对有出血史的病人应进行术前血小板功能评估; 8.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 9.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二、术前准备 1. 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 停止或调整抗凝药物,可预防性给药改善凝血功能(如氨甲环酸和6-氨基乙酸等)。择期手术患者可推迟手术直至抗凝药物的效力消失; 4. 往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并判别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5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肾功能不全、炎症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铁剂治疗,排除缺铁因素,术前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6. 血液病患者术前应进行病因治疗和/或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少量输血或成分输血、补铁、加强营养等; 8. 如患者选择自体输血且条件许可时,可在术前采集自体血; 9. 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术前应备好预估的需要血量。 三、围术期输血—相关监测 (1)失血量监测:密切观察手术失血量(如吸引器和纱布计量) (2)重要脏器灌注或氧供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必要时监测血气和酸碱平衡、电解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pHi (3)凝血功能监测:包括标准实验室诊断项目如血小板计数、 PT、APTT、INR、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及时凝血监测如血栓弹力图(TEG)、Sonoclot等。 (4)监测原则: 三、围术期输血—红细胞 三、围术期输血—红细胞 (3) 临床工作可按下述公式大约测算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成人:浓缩红细胞补充量 =(Hct预计×55×体重—Hct实际测定值×55×体重)/0.60。 小儿:浓缩红细胞补充量=(Hb预计—Hb实际测定值)×体重×5 (Hb单位为mg/dl) 三、围术期输血—浓缩血小板 三、围术期输血—浓缩血小板 A.手工分离血小板含量约为2.4×10^10,保存期为24小时;机器单采血小板含含量约为2.5×10^11,保存期为5天 B.每份机采浓缩血小板可使成人增加约(7 ~ 10)*10^9/L血小板数量 C.小儿输注血小板5ml/kg,可使外周血血小板增加约(20~50) *10^9/L血小板数量 三、围术期输血—血浆 三、围术期输血—血浆 A.新鲜冰冻血浆内含全部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规格常为200ml,100ml B.每单位(相当于200ml新鲜全血中血浆含量)新鲜冰冻血浆可使成人增加约2%~3%的凝血因子,应用时需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剂量; C.普通冰冻血浆用于因子Ⅲ和Ⅷ以外的凝血因子缺乏患者的替代治疗; D.不应该将血浆作为容量扩张剂; E.小儿使用FFP有致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围术期输血—冷沉淀 三、围术期输血—全血 三、围术期输血—药物辅助治疗 (1)纤维蛋白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1.5g/L或血栓弹力图指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不足时使用,初次输注的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剂量为25~50?mg/kg; (2)凝血因子ⅩⅢ浓缩物:应用于凝血因子ⅩⅢ活性60%时,治疗剂量为30?IU/kg。 (3)凝血酶原复合物:若出现出血倾向增加和凝血时间延长的情况,建议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20~30?IU/kg)。如曾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在运用其他凝血药品处理围术期严重出血之前,应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PC)和维生素K。 三、围术期输血—药物辅助治疗 (4)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大失血时,若传统的治疗手段均失败,可考虑使用重组活化因子Ⅶ,它还可用于治疗合并低温或酸中毒的凝血障碍,其使用剂量为90-120ug/kg,可反复使用。 (5)氨甲环酸:应用于纤溶亢进时,可明显减少患者输血量,推荐剂量为20~25?mg/kg,可反复使用或1-2mg/kg/h静脉泵注维持。 (6)Ca2+:维持正常的钙离子水平(≥0.9?mmol/L)有助于术中止血; (7)去氨加压素:预防性应用可使甲型血友病和血管性性血友病患者术中出血减少,但重复使用可使疗效降低。 三、围术期输血—相关因素治疗 (1)避免围术期低温,当体温34℃将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延长凝血酶激活。 (2)及时诊断并有效治疗严重酸中毒和严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