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国:帛画、壁画 徐渭《牡丹蕉石图》 意大利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天顶画》(局部) 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1)魏晋以后,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 (2)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 ,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3)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独立自主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6里约奥运继续场地自行车的争夺。拥有钟天使和宫金杰两位强将的中国队相继刷新奥运和世界纪录,最后以32.107秒的成绩强势摘金,值得振奋的是她们把京剧脸谱带到里约,向世界展示了国粹。 三、京剧的出现 归纳落实: 1、简述我国戏曲发展过程。 2、我国京剧出现、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形成: a、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徽汉合流” c、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发展: a、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b、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 c、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优伶 元杂剧(戏曲艺术成熟) 明朝—昆曲形成 清朝—京剧 三、京剧的出现 元杂剧创造繁荣的原因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们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使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为什么许多元代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曲创作之中? 【总结】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蒙古灭金后,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九儒十丐,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学识,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三、京剧的出现 京剧的特点 ①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②用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伴奏; 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④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生 旦 净 丑 生:指男子; 旦:指女子; 净:指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 丑:指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称小丑、小花脸。 * 清代状元赵以炯殿试卷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清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生,贵阳青岩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一名,中状元,大魁天下,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 “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猪,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郑板桥的字就应该是那样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气概相称。颜鲁公的字就应该是端庄凝重,才和他临难不苟的品格相合,其间无丝毫勉强。”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实秋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发展脉络、演变的总趋势? 商朝 时间: 脉络: 商 甲骨文 周 金文 秦 小篆 汉 隶书 晋 楷书 现代 简体楷书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总趋势: 由繁到简 一、文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发展脉络、演变的总趋势? 商朝 时间: 脉络: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总趋势: 由繁到简 『思考』世界上很多最古老的文字都失传了,而中国汉字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且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什么? 政治上: 经济上: 汉字本身: 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 不同民族、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发展空间; 汉字的成熟与完美,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它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画与书极少融合的西方文化中尚鲜为人知,她既使人惊诧,更使人着迷。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不露锋芒,富于图案美 (秦) 隶书: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秦) 楷书:字体方正,笔画规矩严整(又称真书、正书) (汉末) 行书:介于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