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必修二生物第一章1.6要点
*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新课导入一:问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沿什么渠道进行?有什么特点? 提示: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问2:能量能离开物质单独存在吗? 提示:不能。 问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静止的吗?它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变化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完成的呢?(新课课题) 新课导入二:教师:点燃一点棉花后,问:棉花燃烧后产生什么气体?气体去哪了呢? 生答:CO2,教室。 师问:CO2会到你家中吗?会去北京、上海吗?会去东京吗?它还会从东京回到我们教室吗? 师说:到底“会”还是“不会”,今天学完“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后便会有答案。 教师参考 【学习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3.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4.关注碳循环平衡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自主学习 课堂探究 自主学习 读教材·学基础 一、碳循环 阅读教材P101,完成以下问题: 1.循环形式 (1)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2)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2.过程图解 3.特点:具有 、循环性。 二氧化碳 全球性 4.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 很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 的平衡。 (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思考? 根据对碳循环过程的分析,你认为应如何减轻温室效应的影响? 提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发展清洁能源,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阅读教材P101,完成以下问题。 1.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等元素。 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碳循环 上升 C、H、O、N、P、S (3)范围: 。 2.特点 (1)循环流动。 (2)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 。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生物圈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判断?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 ) (2)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也指其组成的化合物。( ) (3)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 √ × √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阅读教材P101和P103,完成以下问题。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 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 流动的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 . 联系 (全球性)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范围 往复循环 流动、逐级递减 特点 (无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光能→化学能→ . 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热能 化学元素 单向 生物圈 同时进行 载体 动力 ?选择?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先进行物质循环再进行能量流动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 四、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探究 阅读教材P102~P103,完成以下问题。 1.原理 (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 。 (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中的 、 等生态因子相关。 2.案例设计 分解者 温度 水 结论分析 . B2 变蓝 B1 B . A2 不变蓝 A1 A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烂程度 对照组 实验现象 是否加土壤浸出液 土壤中 . 自变量 B烧杯中加入 +与A等量的淀粉糊 对土壤 处理 对照组 A烧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淀粉糊 对土壤 处理 实验组 实验设计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实验 假设 案例2 案例1 高温 不做任何 是否含有微生物 30 mL蒸馏水 小于 产生砖红色沉淀 不产生砖红色沉淀 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 ?选择? 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 ) A.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半期考11.16.doc
- 高二化学会考复习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ppt
- 高二历史(文)改革回眸练习.doc
- 【第七课】交通安全-防火知识安全教育【小学部】.ppt
- 【状元之路——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专题2】生产、劳动与经营.ppt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第七单元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pptx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2.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pptx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单元学习总结.pptx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第三单元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pptx
-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课件:第七单元 第2课 欧洲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pptx
最近下载
-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分析与对策.pdf VIP
- 【基恩士】LR-W500(C) 使用说明书 (简体中文).pdf VIP
- 2025年全国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依利特MFD3100多波长荧光检测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医疗气体系统施工的质量监控重点及监理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西门子接口模块 ET 200M IM 153 2 产品手册 中文超清版》.pdf VIP
- 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九年级下册化学《金属》习题巩固.doc VIP
- 索尼sony_mdsje480_使用说明书手册.pdf VIP
- 城市管理网格员(中级)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