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坐船 * 战船 * 马船 * 水船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明朝时的西洋是指今天的( ) A.印度洋一带 B.南海一带 C.东南亚一带 D.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地区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C D B 课堂练习 4.1553年用欺骗手段攫取了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B.荷兰 C.葡萄牙 D.西班牙 5.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C A 秦始皇 宋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唐太宗 1 4 3 2 统治阶级内部政局动荡,对人民的统治残酷,横征暴敛,矛盾激化。 公元1351年,在颖州爆发了农民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接着徐寿辉、郭子兴等人相继响应。短短一年时间,就有数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与……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爆发农民起义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有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无文凭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 年——1352年 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农民起义)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年号洪武 都城:应天 (南京) 一、明朝的建立 你能列举历史上都城设在南京的政权吗? 三国吴——建业 东晋、南朝——建康 《明史·太祖本纪》中这样记载:“资貌奇伟,奇骨冠顶” 这两张画像都是朱元璋一人的画像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反差? 故宫博物院朱元璋像 明孝陵朱元璋像 思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君权? 材料一:“胡惟庸案”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皇权极大加强。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 朱元璋为了分担自己繁忙的日常事务,又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中央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地方 ( 行 省 ) 承宣布政使司 —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 —刑狱 都指挥使司 —军政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 六部 三司 锦衣卫 材料三: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锦衣卫的职能?作用?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影响: 1.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加强君权,维护中央集权。 2.使臣民终日诚惶诚恐,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 《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思考:谈谈对明朝科举八股取士的看法。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加强君权。 1、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