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电缆及管路吊挂精细化标准.docVIP

【2017年整理】电缆及管路吊挂精细化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电缆及管路吊挂精细化标准

一、井下管路吊挂标准 1、岩巷管路吊挂标准 (1)、布置位置 原则上轨道巷内布置在非行人侧,皮带巷内布置在行人侧。 (2)、吊挂方式 岩巷除特殊设计的吊挂方式外,均采用专用管路托板进行吊挂。管路托板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巷帮上,使用U形卡将管路固定在托板上。 (3)、吊挂高度 同一巷道内吊挂高度必须保持一致。 (4)、管路布置 自上而下依次为供风管、供水管、注浆管、乳化液管、排水管。 (5)、接头螺栓 管路接头处螺栓条数规定平巷(不大于7°)不少于4条,8°-15°上下山不少于6条,大于15°的上下山巷道螺栓齐全(也可使用快速接头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6)、管路刷漆颜色 风管为黄色、水管为绿色,注浆管为黑色、乳化液管为红色,所有管路连接的法兰盘或快速接头均为红色;U形卡均为黄色;管路托板为红色,管子钩为红色。 (7)、管径要求 风管:井底车场使用Φ200mm,东、西大巷及15、16轨道使用Φ150mm,14轨道使用Φ100mm,水管:井底车场使用Φ150m东、西大巷及15、16轨道使用Φ150mm;采掘地区排水管:一般为Φ50mm,个别头面水量较大时使用Φ100mm。 (8)、消防(防尘)三通规格 。三通长300mm,三通上焊接一个Φ19mm(或Φ25mm)高压球阀 (9)、消防(防尘)三通安装 安装间距规定轨道巷100m,皮带巷50m,安装角度朝上30°,指向巷中,必须用高压截止闸。 (10)、迎头管路及电缆防护 岩巷迎头进行喷浆时,需将耙矸机后100m的管路及电缆使用旧风筒布或旧皮带进行摭盖保护,保持管路、电缆清洁。 (11)、风管管路闸门布置 井底主石门通向东、西大巷的主管路上必须分别加装闸门,并安装压力表;西大巷通向14、16轨道的分支管路上必须分别加装闸门,并安装压力表;东大巷通向二水平、15轨道的分支管路上必须分别加装闸门,并安装压力表;主轨道通向各个车场的风管出口处必须加装闸门,并安装压力表。 2、煤巷管路吊挂标准 (1)、原则上风水管路布置在行人侧,乳化液管及喷雾泵管布置在非行人侧,从上到下吊挂顺序行人侧为供风管路、供水管路、注浆管路、排水管路,非行人侧为 乳化液管、喷雾泵管。 (2)、采掘管路吊挂距离底板不小于300mm,管路采用管子钩或钢丝绳吊挂。使用管子钩时,上方必须用钢丝绳吊挂(禁止用铁丝吊挂)。钢丝绳固定在帮锚杆上或工钢棚柱上,严禁固定在帮网上。吊挂间距不大于4m,但间距必须保持一致,钢丝绳上端的固定高度必须保持一致,钢丝绳外露长度50—100mm,用2道绳卡交错上紧,绳卡间距50 mm,同一巷道必须采用同一种吊挂方式,钢丝绳统一用2分绳。 (3)、管路与管路之间距离设计为150—200mm,斜巷坡度大于15°时,管路每隔50m在法兰位置上,使用2分钢丝绳加强吊挂。 (4)、密封可靠,无跑冒烟滴漏现象。 (5)、管路通过巷道口时,采用埋管时埋入地平深度不得低于300mm,严禁管路直接穿过巷道交岔口。 (6)、供风、供水管路在巷道口处设置阀门和压力表,以便观察风水压力和便于续接管路。 (7)、掘进和开拓迎头供风及供水使用高压胶管及专用快速接头,严禁使用普通软管。 3、关于管路编号规定: 风管统一用:FGDN+管径+编号;供水管统一用:XFDN+管径+编号;排水管统一用:PSDN+管径+编号; 注浆管统一用:ZJDN+管径+编号; 乳化液管统一用:RHDN+管径+编号; 喷雾泵管统一用:PWDN+管径+编号;颜色统一使用白色,字号大小根据管径决定。 二、井下电缆吊挂标准 现场电缆管理遵循“谁使用、谁负责安装、吊挂、维护”的原则,新敷设的电缆应经机运科组织验收合格,运转队接到机运科发放的验收合格证后方可送电。。 1、布置位置 根据现场位置确定。 2、电缆吊挂 (1)、电缆敷设顺序 从上至下依次为:通讯电缆、监测电缆、信号电缆、动力线。 (2)、电缆吊挂整齐不交叉、不缠绕、不挤压、不落地、不盘卷(采、掘机组供电电缆除外)。电缆吊挂直线偏差±10mm/m,每300m留200mm弧度。 (3)、电缆吊挂统一使用塑料电缆钩,电缆钩分大钩、小钩,小钩在上,大钩在下,大钩、小钩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并考虑一定数量的备用电缆钩(36V以下含36V电缆可同钩吊挂,36V以上电缆必须分钩进行吊挂)。主要运输大巷及轨道电缆钩使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巷帮,其他地方统一使用钢绞线配合二人夺吊挂。 (4)、电缆吊挂间距为1000mm。吊挂时,高压电缆与低压电缆相距不小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相距不小于50mm,吊挂高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但与风水管路的间距不得小于300 mm。 (5)、电缆穿过墙壁或风门时,必须设置穿墙套管保护好电缆,并将两头采用黄泥封堵,36V以上电缆通过穿墙套管时只允许单孔单线,不得两根及以上电缆同时通过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