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女工记》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女工记》 内容摘要:通过郑小琼的诗集《女工记》,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命运一直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密切相关。农村土地生态的失衡必将导致农村女性走向城市,而在城市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一线女工人又成为了工业污染的直接面对者,许多女性的身体也因此遭受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女性的生命显得渺小而无力,她们的生殖权利、性本能也常被忽视,而生命意识的缺失则会进一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郑小琼 《女工记》
郑小琼的《女工记》是整个底层“打工”女性命运的缩影,用生态女性主义视野来考察《女工记》就是打破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把女性纳入整个生态系统进行观照,强调的是女性生命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一.土地生态失衡与“鸡头”村庄
《女工记》中有多首诗涉及到对底层妓女生活的描写,其中有写单个妓女的《杨红》、《周红》,也有写妓女群体的《中年妓女》、《年轻妓女》。她们中的有些人是由于被骗而被迫从事这个行业,但是有些人却是自愿,甚至是出现了同一个村庄中的女性共同外出从事色情行业这样的畸形群落――被“鸡头”们改变的村庄。例如周红就是主动跟着同乡外出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之一,她坎坷的经历令人触目惊心:
肉体与媚眼 那是1997年 17岁/在广东某个有些肮脏的发廊 黑色的沙发/2001年 你已堕了四次胎 腹部有些疼痛/手术 2003年私处的疾病 2004年在湖南长沙/107国道边某个小饭店 向来往的司机出售/2007年在中药西药中度过 年迈的奶奶/最终习惯性流产 2008年再次宫外孕/它们终于击碎了你 2010年 在争吵与/打骂中结束了婚姻 你回到107国道的旅馆/半年后 不知所踪[i]
像周红这样的女性大多来自农村,按常理在宗法观念浓厚的农村长大的她们,思想应该比较保守,应该不耻于当妓女,但是她们最终却主动选择了这条路,这不得不让人想要去探寻其中的原因。紧接着《周红》这首诗之后,在《女工记2》中,郑小琼讲述了一个湖南村庄的故事。这个村庄在湖南北部,洞庭湖滨,人们以种植棉花、稻谷为生,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农业税收、各类摊派等合在一起,让农民种地越种越亏损,乡间甚至因此发生了命案,许多乡村女性也因此走上了外出从事色情行业的道路
此事的直接原因是农业要为工业发展服务,农民因此做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土地时,就会发现对土地的过度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失衡才是此事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往往会大量使用化肥和杀虫剂,这就留下了持久破坏土壤的残余物和难以估测的副作用。其次,政府将农民维持基本生存以外的财富都集中起来发展工业,使得农民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增加对役畜和土壤肥力的投资,地力因此迅速下降,为了保证收入农民又去开荒,土地生态更加恶化,最终导致这些地区的作物生产率下降,粮食供应不足,如此一来就把靠土地维持生计的农民逐出了农村,而在体力劳动中不占优势的女性自然会率先被农村抛弃,走向城市。一些女孩儿不愿做流水线上的工人又没有文化知识,最终只能从事色情行业。此类事件积少成多,自然也就出现了众多被“鸡头”们改变的村庄。村庄历史变迁的背后其实是农村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事实,土地生态的失衡最终必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二.工业污染与“毒性身体”
另一些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女性,本以为可以靠“打工”摆脱贫穷,可现实却是拼命工作的她们反而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她们再次成为了生态恶化所导致的灾难的直接承受者。在《兰爱群》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身体直接成为了工业污染的发生地:
每月多一百多块钱的工位是溶剂/酸的碱的 油污的 它们需要漂洗/需要蚀刻 氧化 这些酒精 脂类化合物/芳烃 氯化烃……它们混合成难闻的气味/家庭的压力 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需要/加班 需要高薪的工位/咳嗽 腹胀 恶心 渐渐模糊的眼睛/越来越重的身体 紊乱的月经[ii]
这些女性所从事的工作显然不符合人的生命本能,但是它却得到了女性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认可,原因就在于她们可以获得经济上的补偿,这种内在推演的逻辑可以用16世纪阿格里柯拉支持金属开采的论调做一个类比。首先,阿格里柯拉?J为开采金属、制作金属工具是与人类的福祉一致的,没有这些金属工具,人类就不能耕种、捉鱼、剪羊毛等等,人就会回到原始动物一样的生活。[iii]与此类似,工业被视为与农业同等重要的经济产业,所以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有人从事工业生产,不论是男性工人还是女性工人总要有人从事这类危险职业,因此女性从事这类高污染工作也就被视作不可避免。其次,针对金属开发给当地造成自然资源损失的问题,阿格里柯拉认为所得利润可用于购买“别处可食的兽和鱼”即用增加的产值去买别处的生态资源。此种思想与《三十七岁的女工》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