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民歌歌词语音修辞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萍乡民歌歌词语音修辞初探

萍乡民歌歌词语音修辞初探   摘 要:本文以《萍乡民间音乐》一书中所收的两百余首民歌为研究对象,对其歌词的语音修辞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分析。萍乡民歌在语音修辞上常用衬音和押韵。就衬音而言,有语气衬音、人称衬音和象声衬音三种;就押韵而言,在韵的选择上,倾向于押声音洪亮的a韵和鼻音韵尾,在形式上喜欢用偶韵、抱韵、连韵和换韵。相对于诗歌和普通话而言,萍乡民歌押韵显得更为宽泛和自由 关键词:萍乡民歌 语音修辞 衬音 押韵 萍乡民歌作为一种民间口传文学,是萍乡文化史上一朵绚烂的奇葩,一份耀眼的瑰宝,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然而长时间以来,它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目前人们对萍乡民歌的认识仅停留在搜集、整理阶段,缺乏深层次的研究,语言特色方面更是无人问津。鉴于此,本文从语音修辞角度对萍乡民歌的语言特色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示其所蕴含的语言艺术价值 语音修辞是修辞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语音在突出语义和增强语言音律美方面为修辞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丰富了修辞方式。它通过对语音的选择、组合和调配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语音修辞主要体现在叠音、摹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节奏、双关、对偶等方面。萍乡民歌中最常用、最有特色的是衬音和押韵 一、衬音 衬音在萍乡民歌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存在于每一首民歌。衬音主要有语气衬音、象声衬音和人称衬音三种,下面结合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 (一)语气衬音 民歌中使用语气衬音,主要用来帮助歌唱者抒发或喜或悲或惆怅之情。语气衬音几乎贯穿于每一首萍乡民歌之中,常用的语气衬音有“啊、哟、哦、呃、呀、?健⑦稀⑼邸⑧蕖⒘ā??、嘞”等,大多数是零声母音节,这主要是因为以零声母音节开头更易于打开嗓子大声歌唱,且声音更具弹性、更为悠远,可更好地抒发创作者的情感。例如: (1)(哦呦)日头落山都坳(哇)里(呦噢)?S,(哦呦)犀牛(几)望(呃)月(哦呦)姐望(呃)郎,(哦呦)犀牛望月都归东海(呀),姐(几)望郎进绣房(啊),望郎不到哥(喂)姐(噢)(呜呦)守空房。(《日头落山坳里黄》) 在这首民歌里,如果没有“哦、呦、哇”等这些语气衬音,在唱的时候就很难表达出姐望郎归的迫切和心酸 有些民歌中甚至一半都是语气衬音。例如: (2)天(啊哩)牌地(啊哩)牌打(??)骨牌(呀),单调里格人牌和牌来相会,小妹妹牙床里(呀)(啊嘿哎呀哎子哟)(哎呀哎子哟),小妹妹牙床里(呀)(嗬嘿)(《打骨牌》) 这首民歌一共52个字,正文30个字,语气衬音22个字,接近半数。如果没有这些衬音,整首歌就会显得简短、单调 (二)人称衬音 在萍乡民歌歌词中,多见人称称谓词,如“我的姐、我的哥、我的妈妈娘”等,它们由实词虚化而来,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注意,以更好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萍乡民歌中,尚未出嫁的女子称为“姐姐”或者“妹妹”,尚未娶亲的男子唤作“哥哥”。这种人称衬音多出现在关于爱情的民歌中,一般都出现于句头。如: (3)(我的个姐??)我衣衫烂了冒人补,鞋子烂了冒人缝,劝你亲姐我要出远门 (我的哥咯)衣服烂了我来补,鞋子烂了我来连,劝你亲哥不必出远门。(《下南京》) 以人称称谓起头,呼唤对方,可拉近彼此的距离,唤起对方的注意,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它们在文中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单纯的音节符号 (三)象声衬音 在萍乡民歌中,除语气衬音和人称衬音外,还不乏象声衬音。象声衬音具体表现为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叫声或乐器的声音,一般主要是乐器的声音。人们在劳动时,一般不会有为他们歌唱伴奏的乐器,为了在劳作时娱乐身心、缓解疲劳及更尽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往往会采用模仿乐器的声音这种方式来助兴。这种象声衬音的运用使得萍乡民歌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趣味性。如: (4)风吹芦茅(么)(嗬哩嗬嗬?剑?(沙哩沙沙响)(里格)(沙哩沙沙响),昨晚刮风么,打(呀)打(子)丢(呀)打了霜(呃),亲哥来看看。(《风吹芦茅》) (5)(咚咚咚彭,咚咚咚彭,咚咚咚彭)打今日提锣(喔)到贵村,我千里(个)迢迢(啊)来贺新婚。(《赞新婚》) 例(4)中的“沙哩沙沙响”模仿的是风声,例(5)中模仿的是鼓声,这些拟声词的使用无疑给原本直白的句子平添了许多生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二、押韵 押韵是指韵部相同的音节在语流中有规律、有秩序地重复出现,从而造成“同声相应”的心里共鸣。押韵广泛运用于诗歌韵文之中,是其语音形式上最重要的特点。押韵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使作品在语音上趋于和谐,读之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让人回味无穷,且易于传诵和记忆。民歌歌词喜用押韵,萍乡民歌也不例外 萍乡民歌在韵的选择上,喜欢押声音洪亮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