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作选教学大纲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审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教学纲要
汉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编写
目 录
一、课程名称…………………………………………………………1
二、课程性质…………………………………………………………1
三、课程教学目的…………………………………………………1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
五、课程总学时……………………………………………………1
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1
七、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1
八、课程考试与评估………………………………………………1
九、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
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
古代文学作品选(二)………………………………………………………3
古代文学作品选(三)………………………………………………………6
古代文学作品选(四)………………………………………………………9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培养和提高他们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文学史上有影响的重点作品的讲析,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各个时期不同的文体、风格和流派,从而为学习中国文学史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学习本课程,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情操,增进爱国热情,提高文化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选课学生应具备相应的有关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教学上贯彻教学相长、古为今用的原则,要求学生在熟悉和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甄别是非,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
本课程依照先秦两汉、魏晋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代的历史顺序分为作品选(一)、(二)、(三)、(四)共四段进行教学,分别适用于大学本科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
各段教学周数、周学时、总学时简表:
教学周数
周学时
总学时
作品选(一)
13
4
52
作品选(二)
17
4
68
作品选(三)
18
3
54
作品选(四)
17
3
51
小 计
65
14
225
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程相关的教研活动,鼓励学生撰写与本课程相关的学术论文。布置课外作业三次,组织必要的课堂讨论。
七、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编,共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徐中玉、金启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历代诗歌选》(上、下编),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5、《中国历代散文选》(上、下册),刘盼遂、郭预衡主编,北京出版社;
6、《中国戏曲选》(上、中、下),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八、课程考试与评估:
本课程对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九、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1、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约13周,52课时)
先秦部分:(共7周,28课时)
(1)《诗经》(10课时)
讲读篇目:
《关雎》△(带“△”号者为背诵篇目,下同。);《芣苢》;《氓》;
《黍离》△;《君子于役》△;《蒹葭》△;《东山》;《七月》;《采薇》;《黄鸟》;《节南山》;《生民》;《丰年》。
泛读篇目:
《卷耳》;《谷风》;《载驰》;《伯兮》;《伐檀》;《硕鼠》;《无衣》;《月出》;《雨无正》;《何草不黄》;《緜》;《噫嘻》。
(2)先秦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13课时)
讲读篇目:
《尚书·秦誓》;《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晋楚城濮之
战》;《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国语·邵公谏弭谤》△;《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论语·侍坐》;《论语·楚狂接舆章》;《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鱼我所欲也章》;《孟子·民为贵章》《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非子·滥竽充数》(内储说上);《韩非子·秦伯嫁女》(外储说左上);《韩非子·郑人买履》(外储说左上)《韩非子·自相矛盾》(难一)。
泛读篇目: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传·秦晋殽之战》;《郑子产相国》;《国语·勾践灭吴》;《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论语·子路从而后章》;《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章》;《墨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