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击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方案38037600
中交股份沪昆客专HKJX-3标项目经理部第四分部 冲击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PAGE
PAGE 13
目 录
TOC \o 1-3 第一章 编制目的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第三章 工程地质资料 1
第四章 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2
第五章 施工工艺 3
第六章 钻孔桩质量检验标准 9
第七章 对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机具的具体要求 10
第八章 资料的归档整理 11
第九章 质量、安全及环保 12
冲击钻孔灌注桩试桩方案
一、编制目的
根据设计及验收标准,桩基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桩为指导后续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积累经验。试桩应取得的具体指标:
1.对不同地质状况的机具选型。
2.钻进时的参数:进尺、钻压、泥浆性能等。
3.灌注前二次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及清孔方法。
4.成孔质量控制的措施(孔径、倾斜度、中心偏位等)。
二、编制依据
1.招投标文件和施工承包合同
2.东乡沪昆高速公路立交特大桥初步设计图
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 16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6.《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3——2005
7.从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图纸审核所获取的资料;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三、工程地质资料
本项工程依据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地质断面简图,0#桥台至38#桥台拟采用冲击钻成孔。根据东乡沪昆高速公路立交特大桥24#墩(DK498+323.200)钻孔地质图,地下1.0米为粉质黏土,地下1.0米至53.7米为砂岩。24#墩附近地势平坦,靠近便道,施工条件较好,且能代表该段地质情况,因此首根桩拟选定为24号墩1号桩,桩径1m,桩长27m。桩基受力为端承桩。桩号位置见示意图。
四、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试桩由项目分部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施工工作,架子一队负责该工程的施工,试验室、测量队负责具体的试验检测和平面位置的控制工作。砼原材料选用试验并报送中心实验室批复的砂石料和水泥,钢筋采用甲控的合格钢材。
投入的设备和人员见下表
投入的机械设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完好状况
数量
备注
钻机
CZ-6B
良好
1
吊车
25T
良好
1
发电机
120KW
良好
1
备用
拌和楼
HZS120
良好
2
泥浆泵
3PN
良好
1
混凝土罐车
12m3
良好
4
电焊机
BX500
良好
4
水泵
7.5KW
良好
2
钢筋弯曲机
GW40A
良好
1
钢筋切割机
GJ5-40
良好
1
钢筋调直机
GTJ-4/8
良好
1
装载机
ZD50D
良好
1
投入的主要人员
编号
姓名
职称
职务
备注
1
罗伟雄
工程师
总工程师
试桩总负责
2
江智慧
工程师
架子队长
现场负责
3
张 宾
工程师
技术负责人
4
王 成
物资
5
单如婵
试验员
试验员
6
魏武强
助理工程师
技术员
7
曹艳峰
技术员
测量班长
8
王 涛
技术员
安全员
9
薛炳琪
助理工程师
质检员
试桩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06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10年06月30日。
五、施工工艺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初步放样→恢复定线→护筒埋设→泥浆制备→钻孔→成孔检测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砼浇注→破桩头→成桩检测。
1.施工准备,初步放样
修筑施工场内临时便道,使施工机具顺利进出。配备630kw变压器一台,提供试桩前期用电,120kw柴油发电机一台备用。施工用水取自1#钢筋加工场生活用水。清除桩基位置的杂草和淤泥夯实后整平,保证钻机在施工中平稳。就近开挖一处30m2基坑,作为泥浆制备循环池。然后根据复测合格,并上报批复的导线点及水准点用全站仪及水准仪定出桩位。放样结束后用钢尺对所放桩位进行相对位置的校核,并做好护桩措施。
2.恢复定线,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是重要坏节,起到定位、导向作用,护筒内水位和泥浆比重使孔内水压大于外部水压,可以有效防止塌孔。护筒内径比桩径大400mm,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m或水面1.0—2.0m,护筒的埋设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径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埋设时位置要准确,护筒要竖直。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50mm,竖直线倾斜度不大于
3.钻孔
钻机就位后,立好钻架,对准桩位中心,拉好风缆绳。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泥浆相对密度指标根据实际土层试验而定。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制浆。开孔在整个过程中应保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以防止泥浆溢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