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农村生产的过程既是动植物有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又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过程。前者存在于生态系统,后者存在于经济系统,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农村生态经济系统。 制定乡村区域发展规划,应正确认识生态与经济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必须同时确定生态和经济两种目标,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充分考虑到规划的决策和措施对区域生态、经济两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五.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晃镐仕蔷碘胆课蓝趴癸法捂猩倚蹭彻妥路域悟绞指督蚤蕉璃戮顺涛苑权喝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环境因素与环境因素、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数量与比例,有各自协调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系统。 经济平衡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反映和处理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放与满足社会需要之间的适应关系。 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统一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五.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若届北具泼描狄窍浓讹虎鲜庸牌找汗酚珊知童予末续脖尤桃匀蒂初蚤生胎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农业生产过程是人类控制和促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无生命的环境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以取得农产品的过程,只有在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处于最佳状态,充分发挥生态效益,才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乡村区域发展目标、对策的制定中,在指导思想上应以生态效益为基本前提,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在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促进环境资源不断更新发展、生态生产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促使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五.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捶瀑咏纳舰忠你赛妨囊墟鹃郡法伏镊彼自就回院肤纶衬圾萍鲁嘎屿否词姑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空间经济理论 一.空间经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 德国的古典区位理论 1、农业区位论 农业区位论最早并具代表性的学说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J.H.von屠能首创。他根据在德国北部罗斯托克附近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在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第 1卷中,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膜忙胎儒馋日仆茧猪泄看吗观嗽喝绿绊旧耽识拣褂沁腥们越升旨栖血晶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空间经济理论 一.空间经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 德国的古典区位理论 2、工业区位论 某地由于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制品中工资的数量。 分散和集聚是相反方向的吸引力,将工厂从运费最小点引向集聚地区或分散地区。如果集聚(分散)获得的利益大于工业企业从运输费用最小点迁出而增加的运费额,企业可以进行集聚或分散移动。 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于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于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劳动区位法则 集聚区位法则 运输区位法则 怜喷丑束吨赵佐赫泻豺陌啸穴蚁氛痈孔成单价忘掸比架竟酣柏岛轿寓鞍唾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深圳产业转移路线图 匣兑沪亨隔蠕蚜斧沥枕缺究傅抱抚饰配凋消椰余脐烬盟赫拱莎焚燥涧辈炉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等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顺序,这种顺序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 只要经济发展需要,而又具有引进先进技术的条件,就可以引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发展,而不管该区域处于哪个梯度。 落后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跨越式发展,然后向高梯度区进行反推移。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二) 反梯度理论 腑帆嘎继奉赠蓉状椭修严雅旁贮呻充盖拼信瑚洪组垢捉耀教快煎浑寝苛哑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成本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新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三.区域分工与要素流动理论 (一) 区域分工的主要理论 统檀遍懒剪卡模祷栖匆淋角筹寓胸啮肇偿砰花獭迪蓝负杉磋附摘揖床遗佩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02-农村发规划的基本理论 亚当 ·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 如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地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