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血糖监测指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血糖监测指南解读创新

存在“延迟效应” 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 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白蛋白(GA) 动态血糖监测(CGM) 血中葡萄糖与蛋白(约70%为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 反映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目前缺乏公认的正常值 上海:10.8%-17.1% 北京:11.9%-16.9% 评价短期糖代谢控制情况 鉴别急性应激如外伤、感染及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所导致的应激性高血糖 GA联合 HbA1c测定,有助于判断高血糖的持续时间 筛查糖尿病 GA与糖尿病并发症 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等影响到红细胞寿命的糖尿病患者, HbA1c 测定常被低估,而此时GA测定不受影响 血白蛋白更新速度 血白蛋白更新加快,GA ↓ 体脂含量 BMI升高,GA ↓ 甲状腺激素 甲亢,GA ↓ 甲减,GA ↑ 目前缺乏有关GA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因此临床上对于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监测,GA的使用应该谨慎 GA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白蛋白(GA) 动态血糖监测(CGM) 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 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288个血糖值),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 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 分回顾性和实时两种 准确性(血糖仪测量结果和生化仪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 * GOD血糖仪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易受氧气干扰 GDH血糖仪不受氧气干扰,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木糖、葡萄糖,可能与血样中的麦芽糖、半乳糖起反应,导致血糖结果假性升高 * 溶血性贫血,未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周围葡萄糖结合少,活动性出血会使网织红细胞的生成增加,从而减少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接受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 妊娠中期女性 HbA1c略降低,妊娠晚期略升高 * 由于白蛋白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17-19天,所以反映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GA作为新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公认的正常值。2009年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次啊用全国10各中心的临床协作研究,最终入选了380名20-69岁的正常人群并初步建立中国人GA正常参考值。同期北京地区研究显示的数值是 * GA大于等于17.1%时,可以筛查处大部分未经诊断的糖尿病患者。GA异常是提示糖尿病高危人群型OGTT检查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空腹血糖正常者意义更为明显。当然,GA能否作为糖尿病筛查指标仍需进一步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 已有证据表明,GA作为一种重要的糖基化产物,与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并发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 白蛋白更新速度加快,使白蛋白转化异常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肝硬化的糖尿病患者,GA降低 BMI与GA负相关,原因不明,可能与肥胖者白蛋白更新速度、分解速度加快及炎症等因素相关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白蛋白的分解,因此,甲亢时GA降低 * 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解读 —2015年版 内分泌科 刘明霞 2016 年 10月 07日 主要内容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方案 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为制订、调整降糖方案提供依据 反映降糖治疗效果 主要内容 血糖监测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常用的自我血糖监测方案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白蛋白(GA) 动态血糖监测(CGM) 方法 意义 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 反映实时血糖水平 评估餐前、餐后高血糖、生活事件以及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发现低血糖 院内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 POCT方法只能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不能用于诊断 诊断标准中的血糖是指静脉血浆血糖 时间 适用范围 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 餐后2h血糖 空腹血糖已控制良好,但HbA1c仍不达标;需了解饮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者 睡前血糖 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 夜间血糖 经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其他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 血糖仪准确性因素 干扰因素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操作者技术因素 准确性是血糖仪测量结果和生化仪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是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目前国际上遵循的是ISO15197-2013的标准 准确性 血糖<5.6mmol/L,95%的结果在±0.83mmol/L以内 血糖≥5.6mmol/L,95%的结果在±15%以内 精确性 血糖<5.6mmol/L,标准差<0.42m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