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狮子林造园手法调研分析
苏州狮子林调研分析
狮子林原为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翌年,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建禅林。园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初名“狮子林寺”,后易名“普提正宗寺”、“圣恩寺”。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自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正式建院起,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都屡有增建,形成了嶙峋假山与一汪碧水相依。松竹梅居于亭台楼榭相伴的人化自然空间。徜徉于狮子林中,游客既可以穿越六百多年的时空观景赏古,又可在咫尺山林中感受山水之乐。
历史背景
现状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平面呈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
地理位置
狮子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
平
面
布
置
图
游览路线
门厅轿厅
燕誉堂
祠堂
小方厅
九狮峰
指博轩
见山楼
古五松园
真趣亭
暗香疏影楼
石舫
飞瀑亭
问梅阁
双香仙馆
扇亭
文天祥碑亭
御碑亭
修竹阁
立雪堂
总体布局
——疏密对比
狮子林中,除建筑布局外,其山石的分布也有极其明显的疏密对比:密的地方如千岩万壑,疏的地方仅数峰兀立。其他如花木的种植也多使丛植与孤植相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疏密对比与变化。
1狮子林,园东北建筑较密集,西南较稀疏。
2山石则以东部指柏轩前最集中、最稠密。
3.A—A’剖面示园的南部,建筑、山石都比较稀疏,能给人以松弛的感觉。
4.B—B’剖面示园的东部,建筑,特别是山石则相当密集,不仅变化的节奏快,而且起伏又十分强烈,与南部形成对比。
小方厅
位于燕誉堂北,为过度性建筑。面阔7.8米,进深10.79米,歇山顶,山尖饰如意图案,纹头脊。方砖铺地。南墙开一方窗,嵌彩色玻璃。东西各开一方形砖细空窗。顶为木饰倒斗形。北内檐两侧各设一槅扇,几何图形装饰。 厅南有长方形小亭相接。亭宽4.96米,深3.64米,四角攒尖顶。亭两侧有廊与燕誉堂备弄相通。 厅北东西两侧有廊与打盹亭和住宅部分相通,合成一小院,院内筑湖石花坛,靠墙有湖石峰“九狮峰”。院北墙依次有棋、琴、画、书四扇漏窗。
小方厅
——框景
小方厅东窗外是素心腊梅,西窗外是称为城市山林的假山和林木。以窗洞、门洞为画框,观赏外面景色,称为框景。两幅“框景”,如两幅山水画,“寒梅图”和“竹石图”,尽现造园主人的匠心,意境深远。
寒梅图
竹石图
小方厅的北墙上的两个长方形的门洞也形成两幅框景。
小方厅
——漏景
穿越小方厅,见院中花台上的巨峰气势雄伟,由九头不同姿态的狮子组成。峰北院墙漏窗的框形各异,并分别套入琴棋书画图案,流畅明快。
具有文化意义的 “四雅”漏窗,即琴、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绿,与粉墙漏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小方厅
——框景
院内墙上的门洞,也形成独特的框景。
古五松园
坐西朝东,面阔10.71米,进深6.34米,硬山顶,纹头脊。东侧台基高0.23米,西侧台基高0.33米,均设一阶湖石台阶。因狮子林曾名“五松园”而得名。室内方砖铺地。中间用屏门相隔,设双步:东进深4.22米,有廊宽1.4米;西进深2.12米。屏门芯仔用玻璃夹嵌绢本五松图,裙板上刻花卉图案,上有横风窗16扇;东有长窗18扇,海棠形窗格,裙板上刻花卉图案。双步西有长窗6扇,八角形窗格,裙板上刻花卉图案,两侧各有半窗6扇。双步内饰有芭蕉花样自由式落地罩两处,屋顶有木板幔顶。
古五松园
—渗透与层次
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特别是把室外空间的景物引入室内,也是古典园林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例如园林中的厅堂,不仅多处于园内主要景区,而且又多处理得十分开敞。因而便有充分的条件自室内透过开敞的隔扇而摄取园中——外部空间——景物,从而使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由于是透过隔扇和廊来看,而且又是自较暗的室内向亮处看,不仅有丰富的层次变化,而且外部空间的景物还显得分外的绚丽、明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