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三、环境因子分类 美国生态学家aubenmire(1947、1959)将环境因子分为三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 七个并列的项目 :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这是以环境因子特点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代表。 第二节 生态因子作用分析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二、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5.生物内稳态及耐性限度的调整 (1)内稳态及其保护机制: 内稳态即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内稳态是通过生理过程或行为的调整而实现的。 (2)耐性限度的驯化: 除内稳态机制可调整生物的耐性限度外,还可通过人为锻炼方法改变生物的耐性范围。锻炼(acclimation)又称驯化,即生物对新环境的适应。 6.指示生物(indicator organism) 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常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 生物的指示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但指示生物绝不能滥用,因为每个种的指示作用都是相对的,仅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起作用,在一时一地可起指示作用,而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将失去指示意义。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三)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都具周期性。生物的节律与周期性就是对这种周期现象的适应。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二、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五)物候学 物侯学——研究生物的季节性节律变化与环境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六) 休 眠 休眠(dormancy)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进入休眠状态的动植物可以忍耐比其生态幅宽得多的环境条件。 四、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思 考 题 1. 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 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 4. 你如何理解指示生物? 5.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生物如何适应? 6.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 7. 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 8. 土壤的生态作用有哪些,三种耐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推荐阅读文献 [1] 孙儒泳,等. 普通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2]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苏智先,等. 生态学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 Larcher W. 植物生理生态学. 李博,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5] Brewer R. The Science of Ecology. Philadelphia:Saunders College Publishing, 1988. (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很好的溶剂,水有较大的比热; 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分对植物生长“三基点”:最高、最适和最低。 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 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 处于最适点,是植物最优的生长条件。 对于动物,水分不足可以引起滞育或休眠。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降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动植物分布的不均匀,物种数量也有差异。 水分状况决定着植被的类型,以及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我国从东到西的植被分布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1)陆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陆生植物要维持水分平衡,必须增加根的吸收和减少叶的蒸腾,如气孔能够自动开关,当水分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