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归园田居zyl.pptVIP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避战乱, 我奔波三年 。 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 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 两鬓如霜。 看着远山的古树, 青苍中, 隐含无限的伤悲。 1、“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课文讲解 2、“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这一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3、“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4、“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怎样理解尾联中加线的词语? “白头”:诗人已届不惑之年,故言。 “吊古”:不说“伤今”,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 “老木苍波”: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中。 5、“悲”为本诗的诗眼,请同学们找找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悲”? 景悲:夕阳,幕时,老木沧波 己悲:万里来由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国悲:北宋灭亡,国家动荡不安 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课堂小结 从内容、意境、情感上三方面总结全诗 (1)内容: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摒弃眼前事物的精微细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2)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3)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忧 小结:诗人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关心。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拓展阅读 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去鉴赏一首古诗? 读懂诗意——呈现画面——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在诗情画意中感知我们古典诗歌的形象美、意蕴美、韵律美。 研讨与练习答案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诗作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整体感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 渡远:远渡。楚国:楚地。 平野:平原。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叙送别缘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 平野:平原。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作者描绘了山势,流水,原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尾联) 描写了水中映月,还有画于天边的云霞图。 中间四句对偶整齐,“平野”对“大荒”,“天镜”对“海楼”,佳句佳对。描写景物,描绘长江之水出山之后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开阔。清晨,玉兔西沉,有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朝云簇生,云层里出现海市蜃楼奇观。写景层次分明,且景中寓情,既反映出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寻求理想的志向与热情,又充溢着诗人对故乡的深深依恋与挚爱。这真是诗意盎然,情景交融。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 结尾二句,诗人发出由衷的心声:这长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才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爱故乡的深挚的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是来自故乡的水,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别诗人,把李白送入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抒发了作者深沉思乡之情。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文档评论(0)

gjhn4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