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VIP

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应将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与长处融汇到自身的文化中去,既保持传统文化,又形成适合自身发展以及能够持续进展的先进文化。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2、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与亚、欧、非交往频繁 4、继承历代尤其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多姿多彩的艺术 书法: 楷书:初唐欧阳询、盛唐颜真卿、中晚唐柳公权 草书: “草圣” 张旭和怀素 绘画:初唐阎立本、盛唐吴道子(画圣) 中国传统绘画格局:山水、花鸟、人物 思考: 比较:从历史纵向发展来看,中华文化至唐呈现出一种阶段性集大成的特点;从同时代横向来看,中华文明不管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领先于西方 影响:隋唐文化博大精深,从科学技术到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形成我国文化史上的壮观图景。它在继承以往各朝代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发展,且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形成了世界公认的“中华文化圈”,促进了亚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 * *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主要有使臣、僧侣、商人这三类人。” ——美国学者谢弗(C.H.Schafer)《唐代的外来文明》 第15课 中外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 1、丝绸之路的开辟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试一试: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一、丝绸之路的全盛 1、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张骞) 2、丝绸之路的全盛(唐朝)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唐朝与西域、大食(阿拉伯帝国)、波斯、天竺(印度)等国往来密切。 粟特人是沟通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绸、瓷器、茶叶…… 中国 1、物资上: 西方 2、文化上: 中国 西方 香料、琉璃、胡椒……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丝绸之路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互相渗透 玄奘像 大唐西域记 大雁塔 长安: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中心 唐长安城平面图 “胡姬貌如花,当炉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李白 二、东亚文化圈 唐朝和朝鲜、日本的交往尤为密切 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 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 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 进、日本也前进。 ——本宫泰彦 《日中文化交流史》 遣唐使船 鉴真东渡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奈良平城京平面图 第16课 灿烂的文学艺术 一、文化发达的原因 二、唐诗 盛唐: 中唐: 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 王维“诗佛” 白居易 *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