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学》(ABCDE)创新
病理学复习题(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关于病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B.病理学分为人体病理学、实验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C.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不包括尸体解剖
D.细胞学检查是许多疾病的确诊手段
2. 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掻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是:
A.活体组织检查 B.细胞学检查 C.尸体解剖 D.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
3. 关于萎缩的原因中哪项是错误的:
A.营养不良 B.神经损伤 C.长期失用 D.发育不全
4. 脂肪变性最常见于下列那个器官:
A.心 B.肾 C.肝 D.脾
5. 关于化生正确的是:
A.上皮细胞可化生为间叶细胞 B.发生化生的细胞可以是不成熟的细胞
C.被覆上皮的化生,以鳞状上皮化生最为常见 D.化生一般是由已分化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
6. 关于增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B.可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
C.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只能表现为局限性
7. 下列哪项属于液化性坏死:
A.脑组织的坏死 B.心肌的坏死 C.肾组织的坏死 D.肝组织的坏死
8. 淤血时扩张充血的血管主要是:
A.动脉 B.静脉 C.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9. 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 B.单核细胞 C.血小板 D.纤维素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栓塞的部位是:
A.肝 B.肺 C.肾 D.脑
11 .静脉回流受阻造成局部或器官内含血量增多,称之为:
A.充血 B.淤血 C.贫血 D.出血
12. DIC是指:
A.脑、心、肝等重要器官中有较多的血栓形成 B.全身小动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C.全身小静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 D.微循环内有广泛性的微血栓形成
13. 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
A.栓子 B.血栓形成 C.栓塞 D.梗死
14. 坏死组织不能吸收的碎片,由下列哪种细胞吞噬清除: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肥大细胞 D.淋巴细胞
15. 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来比较,下列各组的排列哪个是正确的:
A.结缔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B.软骨>肌腱>肾小球
C.腺上皮>平滑肌>神经细胞 D.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周围神经纤维
16. 易于恶变的色素细胞病变是:
A.皮内痣 B.混合痣 C.交界痣 D.黑色素瘤
17. 槟榔肝内可见到:
A.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肝小叶结构破坏
C.中央静脉及肝窦淤血和肝细胞脂肪变性 D.出血性梗死
18. 皮肤、黏膜、浆膜少量出血,在局部可见:
A.积血 B.淤血 C.血肿 D.瘀点
19. 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器官是:
A.心、脑、肠 B. 脾、心、肾 C.肾、心、肺 D.肾、肠、脑
20. 炎症过程中最早发生的血管变化是:
A.小动脉扩张、血流变慢 B.小静脉扩张、血流加速
C.小静脉扩张、血流减慢 D.细动脉短暂痉挛、血流减少
21. 卡他性炎通常是指发生在:
A.皮肤的急性炎 B.黏膜的坏死性炎 C.黏膜的轻度渗出性炎 D.滑膜的渗出性炎
22. 蜂窝织炎是指
A.发生于皮下组织及阑尾的炎症B.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C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D.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24. 风湿性病变的最特征性病变是:
A.纤维素样坏死 B.炎细胞浸润 C.心瓣膜赘生物 D.Aschoff小体
25. 硅结节的直径是:
A.0.5~1mm B.1~1.5mm C.1.5~2mm D.2~5mm
26. 肝硬变晚期腹水的形成原因中,下列错误的是:
A.血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增高 B.门静脉高压 C.白蛋白合成减少 D.对醛固酮的灭能作用增强
27. 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是:
A.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 B.在结节内罕见陷窝细胞和典型的R-S细胞
C.预后较差 D.嗜酸性粒细胞较多
28. 急性菌痢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