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语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文化中解读文化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 学校:重庆市66中学 姓名:李畅 学科:语文教学 教学年限:14年 联系电话创新点说明: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在本案例中我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创造了一次实践创新的机会。 问题背景 我现在所教的高2011级2班学生都来自酉阳、秀山、黔江等地,从小生活在边远山区,学生单纯朴素、好奇心强,但知识结构单一,视野较为狭窄,兴趣爱好也不广泛,生活单调。由于长期生活在偏僻闭塞的农村,学生缺乏城市生活经历,对一些包含城市元素的文化认知能力相对较低,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另外,这些孩子由于家远,生活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平时学习任务重,他们的业余生活很是单调枯燥,周末除了做作业,就是睡懒觉,显得极为无聊。 设计依据 1.本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强,而且能吃苦耐劳,有追求有理想。周末时间长,其生活单调乏味。再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对城市生活陌生好奇,于是给他们搭建这样一个走进生活、亲近城市的平台,利于学生对包含城市元素的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利于学生在地域民俗文化的学习中更好的学习语文的博大精深。 2.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新课标有这样的阐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三、教学情景 “半期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所教的2班的班主任给我打来电话,“我班的语文平均分89.9,有21人及格。”听到这里我顿时懵了,我教的重点班的学生历来语文成绩平均分都没有下过98分,这是怎么啦?正在这时他又接着说;“一班平均92分,最高分也在他们班上,及格人数比我们班多6个。”这更如晴天霹雳,那一瞬间,愤怒、羞辱、失落充斥我的大脑,我对学生所有的期望值都灰飞烟灭。但强烈的自尊心已不容许我再这样呆下去,我立马起身来到学校拿到2班的试卷,马不停蹄地开始分析。 其中有一个题让我印象最深,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一段话的暗示回答文后的问题。这段话是这样的:“我是个夜猫子,一到晚上就倍儿精神。一般我下午六点七点钟上班,早上三四点钟回家。你不是不知道,我特别爱凑热闹,听别人说话,和别人逗乐儿,再打听点事儿什么的。有些常客可就好我给他们的那一口。比方说,上星期那个长毛老外,下午四点就来了,候着我,嚷着给做‘秋日海风’。他还担心我不回呢!哪有我不会的呀?别说书上有的,就是书上没影儿的,我都能调出来。得!也有烦心的……” 要求填写出人物的性别、所在城市及其理由、职业、性格、爱好和不满。结果在职业和所在城市这两项我班的学生只有9人做对了。在后来我讲评时讲到其职业是调酒师,学生都委屈地说没有听过有这样的职业,当时我被他们呛得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还有考试前我刚给他们讲过《胡同文化》,我花了很多工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来很多胡同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还对本文具有浓厚北京方言的有丰富内涵的句子作了详细的讲解,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我讲得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甚至讲得唾沫横飞,不过当时学生的热情的确不高。可这些都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当时我只想极力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完美的教案中的目标。结果这个文段中有那么多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韵,我的学生却没能判断出这个城市是北京。看着这一份份打着红“×”的试卷,我是多么的沮丧、气恼和失落。 不过潜意识中我的理智告诉我,我的课堂教学一定在哪里出了问题,因为我对我的教学工作是那么的兢兢业业,对我的学生是那么的热爱和亲切,而我的学生又是那样的好学有追求,可如今面对这样一道富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包含城市元素的题目却束手无策。是啊!冷静一想我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很是不够。我一味的看重我的教案设计和作为骨干教师的个人素质,而且极力的想把我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北京这个地域的文化常态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还沾沾自喜的在学生面前显摆我在北京的经历,我自认为我的讲课已经相当完善和精美,根本没想到我的这些学生基本没有城市生活经历,有的甚至对电视和网络都十分陌生,视野十分狭窄,他们囫囵吞枣的“吞”下了我的课堂,却完全没有理解一个地区的建筑和风物人情对文化的影响。这时的我真是追悔莫及,觉得自己有点误人子弟的味道。 后悔也于事无补,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针对学生们好奇心强,刚到重庆,对这座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直辖市还很陌生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