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种新型的红细胞膜载药系统研究综述创新
中 南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两种新型的红细胞膜载药系统研究综述
姓 名 罗椿玫
学 号 14134020701079
专 业 药学
层 次 专升本
学习中心 重庆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 张友政
2016年9月30日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罗椿玫 学号 14134020701079 学习中心 重庆直属学习中心 入学时间 2014-09 专业 药学 毕业论文题目 1.毕业论文任务要求:
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
红细胞载体的制备
基于红细胞载药系统的最新进展
论文要求:
(1) 资料要充分,结构要完整,论述要清晰;
(2) 重要数据及引用他人成果要表明出处;
(3) 字数不少于5,000字;
(4) 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各阶段工作,不突击、不抄袭;
2.主要参考资料: 3.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起 止 时 间 阶 段 内 容 201—2016年9月17日 收集有关论文(设计)资料,指导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论文选题、指导学生选定任务书或审核学生自拟任务书并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016年9月18日—2016年10月24日 撰写论文、提交初稿,指导老师进行论文指导和评阅。 2016年10月25日—2016年11月15日 上传毕业论文(设计)终稿,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评阅。 2016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目录
摘要 1
1红细胞 2
2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发展历程 2
3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 3
3.1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 3
3.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减少不良反应 3
3.3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降低免疫原性 3
3.4增加药物的靶向性 3
3.5延长药物释放时间,保持血药浓度稳定 4
3.6负载各类物质进行递送 4
4红细胞载体的制备 5
4.1红细胞载体的来源 5
4.2红细胞载体的载药方式 5
4.2.1将药物包载入红细胞内 5
4.2.2将药物连接在红细胞膜上 5
5基于红细胞载药系统的最新进展 5
5.1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RBC-NP) 5
5.1.1RBC-NP的制备、载药和释药方式制备 6
5.1.2RBC-NP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及应用 6
5.2红细胞膜纳米海绵 7
5.2.1作为解毒剂 7
5.2.2作为抗毒疫苗 7
5.2.3治疗免疫系统疾病 8
6展望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9
摘要
大多数药物存在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波动大等现象,基因药物(特别是小干扰RNA)还存在快速降解的风险。为解决这类问题,研究者们选择各种各样的化学类或生物类载体去运载药物[1].在众多的药物载体中,红细胞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质备受关注。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且寿命最长的细胞。正常的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呈双凹圆碟形,直径7~8μm,中央最薄处仅约1μm,这种特殊的结构有利于增大其表面积以便进行物质交换。[2].红细胞具有可塑变形性,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时,经过变形才能通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红细胞膜存在渗透脆性,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可发生溶血,利于物质的交换[3],红细胞膜本身适合在血管内运输。
关键词:红细胞,基因药物,毛细血管
参考文献
[1]AlabiCA,LoveKT,SahayG,etal.MultiparametricapproachfortheevaluationoflipidnanoparticlesforsiRNAdelivery[J].ProcNatlAcadSciUSA,2013,110(32):12881-12886.
[2]BhateriaM,RachumalluR,SinghR,etal.Erythrocytesbasedsyntheticdeliverysystems:transitionfromconventionaltonovelengineeringstr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