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论文.doc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论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疸 黄疸是以面、目、身肤熏黄,小便黄为特征的病证。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消化道肿瘤及溶血性贫血等疾病进程中。中医认为黄疸是湿邪阻于中焦,脾胃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疏泄,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下注膀胱而成。临床医生在诊治黄疸时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注意询问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区分黄疸的类型,查找引发黄疸的病因。 1西医治疗 1.1治疗原则 黄疸应根据病因不同行内科或外科治疗。绝大多数肝前性黄疸和所有肝细胞性黄疸属于内科学治疗范畴,此类黄疸治疗应积极消除病因,解除导致溶血的因素,控制感染,纠正中毒、代谢紊乱和营养缺乏,积极防治并发症。对于阻塞性黄疸则应根治病因,解除梗阻,保证胆汁引流通畅,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 1.2内科治疗 1.2.1溶血性黄疸应立即停止输入异型血,去除理化、药物和生物等溶血因素,脱离过敏源。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某些类型的血红蛋白病可予脾脏切除。 1.2.2肝细胞性黄疸主要采取护肝疗法。根据病人情况,确定阶段性治疗重点,先后序贯且针对性地选用抗病毒、调节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中西药物。 1.2.3高胆红素血症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以下方法:①酶诱导治疗:苯巴比妥等非特异性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微粒体酶和Na+-K+-ATP酶,加速微粒体内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盐,改变胆汁成分,增加毛细胆管内胆汁的流动,促进胆汁排泄,减轻肝内胆汁郁积。②皮质激素疗法:能增加胆红素和胆汁的排泄,改变体内胆红素分布,抑制血红蛋白产生胆绿素,使血清胆红素明显减少,使黄疸消退。③利胆退黄法:常用利胆剂有西药去氢胆酸、牛胆酸钠、消胆胺、硫酸镁等,中药有茵陈、栀子、苦参、大黄、黄芩、木香、金钱草、柴胡、田基黄、龙胆草等。④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适用于恶性肿瘤或良性疾病所致阻塞性黄疸而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 1.3外科治疗 1.3.1治疗原发病有胆道蛔虫病人,经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感染、胆道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应手术治疗。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虫和T管引流。有胆囊炎、胆石症,并发胆囊积水积脓、胆囊坏疽或穿孔等,应行胆囊切除术。胆石症反复梗阻感染或结石较大,并发中毒、休克、肝内感染、胆囊坏疽和积脓等,应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对于肝管泥沙结石、残余结石或复发结石,可行胆肠内引流。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病人,应尽早手术解除梗阻,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应行囊肿切除和近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肝肿瘤或肝内占位性病变,较局限者可行肝叶切除术,若晚期不能切除,可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肿瘤内注射等治疗。肝内或肝外胆管癌、肝胰壶腹部周围癌等均应根据病情适当手术治疗。 1.3.2姑息治疗若导致黄疸的疾病不能根治,可采用内引流方法,使胆汁流人肠道,以达到胆道减压和消除黄疸的目的。 2中医治疗 2.1湿热证 2.1.1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本证为湿热内蕴,熏蒸肝胆,阻滞气机。“邪气盛则实”,当以祛邪泻实为治则,“热者清之”,湿者当分利之,故予清热利湿法“泻其有余”,湿热去,则黄自渐退;宜分清湿与热之轻重而治,湿盛者当以利湿为重,热盛者当以清热为要。 2.1.2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用茵陈蒿汤或芮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前方重在清热利湿退黄,清热作用强,适用于热重于湿之阳黄;后方重在利湿化浊,清热退黄,化湿作用强,适用于湿重于热之阳黄。常用药物茵陈、焦山栀、大黄、柴胡、黄芩、茯苓、猪苓、藿香、蔻仁等。 2.1.3根据兼症加减:胁痛较甚,可加柴胡、郁金、川楝子等疏肝理气之品;恶心欲吐,可加橘皮、竹茹;心中懊忄农,可加黄连、龙胆草等。 2.1.4根据变证转方:如因砂石阻滞胆道,而见身目染黄,右胁疼痛,牵引肩背,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以疏肝利胆,清热退黄;如因虫体阻滞胆道,突然出现黄疸,胁痛时发时止,痛而有钻顶感,宜用乌梅丸加茵陈、焦山栀以安蛔止痛,利胆退黄。 2.2疫毒炽盛证 2.2.1治法:清热解毒,凉营开窍。 疫毒炽盛,急当清热解毒,祛邪为要;疫毒弥漫,可病及营血,蒙蔽心窍,常配伍凉营开窍之法。 2.2.2选方用药思路:本证可选犀角散加味,功在清热解毒,凉营开窍,适用于湿热夹毒所致的急黄。常用药物为犀角、水牛角、黄连、升麻、焦山栀、茵陈、赤芍等。 2.2.3根据兼症加减:如神昏谵语可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凉开透窍。如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重者,可加地榆炭、柏叶炭等凉血止血之品;如小便短少不利,或出现腹水者,可加木通、白茅根、车前草、大腹皮等清热利尿之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