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病证护理-疮肠创新
主讲人 陈媛 2017年1月25日 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感染性疾病。 外感邪毒,尤其是感受火热之毒;内伤七情;或恣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均可导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痰湿内生,经络阻塞,化火生毒,血肉腐败,而成疮疡。 临床常见病证有“痈”、 “疖”、“褥疮”等。现代医学所称的外科感染,属于疮疡范围。 外痈是一种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有发病迅速,局部红肿热痛,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的特征。 外感暑湿热毒,过食辛辣及膏粱厚味,或内郁湿热火毒等,均可引起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致使邪毒郁于肌肤而发病。 现代医学中的体表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浅层蜂窝织炎等疾病,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 (一)初起期 1.主症 局部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活动度不大,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尿赤、便秘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2.调护原则 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发热口渴者,多饮开水;疮面忌挤压;疮口周围皮肤应经常保持清洁干燥。 (2)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可选用银花粥:将金银花50g煎汤取汁再加入适量水烧开,将洗净的大米放入水中,文火煎成稀粥食用。 (3)情志护理:让患者了解痈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避免急躁,保持良好的心态。 (4)药物方法:内服牛黄解毒丸或连翘败毒丸;外敷金黄膏,或鲜蒲公英、紫花地丁、马齿苋捣碎外敷。 (5)针灸方法:取委中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天1次;或用大蒜捣烂摊于患处约3mm厚,以艾条隔蒜灸20~30分钟,每天2次;高热者,可针刺合谷、曲池等穴。 (二)成脓期 1.主症 患处皮色转红,肿势高突,疼痛加剧,按之中软而有波动感,或伴有壮热不退,头痛,食少,口渴,尿赤、便秘等,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2.调护原则 清热解毒,提脓祛腐;脓肿成熟,应切开排脓。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密切注意痈形、肿势、色泽和疼痛的变化;若切开引流,应注意观察排脓是否通畅。 (2)饮食调护:选用甘草三豆汤:将甘草10克水煎后去渣加绿豆、赤小豆、黑大豆各30克,煮至豆烂,吃豆喝汤。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 (3)药物方法:内服透脓散;外治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如有袋脓,应作棉垫压迫疗法,外盖金黄膏或红油膏。 (三)溃后期 1.主症 患处脓出毒泄,局部红肿热痛减轻或消失,腐去新生,疮口收敛。亦有溃后脓水稀薄,创面肉芽不生,或四周根盘坚硬不消。 2.调护原则 补益气血,调理脾胃.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疮口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并发湿疹。 (2)饮食调护: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营养,多吃血肉有情之品和瓜果、蔬菜等;可选用黄芪乳鸽汤补益正气:乳鸽一只,黄芪30克,枸杞15克同放碗中加水适量炖熟,吃鸽肉喝汤。忌食肥甘、辛辣食物和海腥发物。 (3)药物方法:内服十全大补丸;外治局部创口可掺九一丹或二保丹,以提脓去腐;溃后脓尽改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换药。 (4)针灸方法:取足三里,毫针刺,用补法,再用艾条直接灸患处,每天2次,可促进疮口早期愈合。 是一种皮肤表浅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一般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 本病多因热毒侵袭,蕴于肌肤;或过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之品,致使脏腑蕴热,气血紊乱,壅滞不行,阻于经络, 日久化热,火毒结聚,肉腐化脓而致。 现代医学中的疖、化脓性汗腺炎,红色粟粉疹,头皮穿凿性脓肿等可参照本证辨证施护。 (一)热毒蕴结 1.主症 初起局部皮肤潮红,次日发生肿痛,根脚很浅,范围局限,多在3cm左右。轻者疖肿只有几个,较重者可多达数十个,可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或有发热,口渴,尿赤,便秘,苔黄,脉数。 2.调护原则 清热、利湿、解毒。 3.调护方法 (1)生活护理:作好皮肤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卫生;疖肿溃破后,要观察并保持引流通畅;颜面部疖肿,切忌挤压、碰撞,以免脓毒扩散。 (2)饮食调护:宜进清淡、清凉解暑之品。选用绿豆苡仁汤:将绿豆、薏苡仁各30克煮汤代茶饮。忌食肥甘、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腥发物,以防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3)情志护理:本病可反复缠绵,患者易产生烦躁情绪,应让病人了解本病的特点、性质及注意事项,以避免或减少本病的反复发作。 (4)药物方法:疖小者用千捶膏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金黄散或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亦可用鲜野菊花叶、马蓝头、丝瓜叶、金丝荷叶、芙蓉花叶任选一种,洗净捣烂敷于患处;若遍体发疮,破流脓水成片者,可用青黛散以麻油调搽。 (5)针灸方法:取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