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演示稿创新
第七节 辨善恶顺逆 一、临床意义: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凶吉。二、概念: (一)善、恶、顺、逆证都是指病理过程,尤其“善”、“顺”并不是指生理状态; (二)如为顺证、善证预后较好,逆证、恶证预后不佳; (三)顺证、逆证是根据局部临床表现判断的;善证、恶证是根据全身表现判断的; (四)顺证是指外科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按照应有的顺序出现的临床表现,逆证与顺证相反,在外科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不按应有的顺序出现的不良的临床表现。 三、临床表现 (一)善证、恶证: (二)顺证、逆证: 第五章 治疗 ▼分类:分内治法、外治法两大类 ▼外科治疗特点:与大内科相比;与西医外科相比。 第一节 外治法 ▼概念:是指运用药物、手术以及其他方法,施治于病变部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 ▼分类: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其他外治法三类。 一、药物疗法 ▼概念:又叫做外用药,是指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使用于病变部位或体表的一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类外治法。 ▼分类: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草药等。 (一)膏药 1、概念及制备:又称硬膏,是将药物放于植物油中煎熬至一定程度,去药渣存油,加入黄丹浓缩成膏(此时称为药肉), 摊在纸、布、狗皮等物上使用;或将药物与油脂反复捶捣成膏再摊在纸、布、狗皮等物上使用者。 2、作用或优点:富于粘性,容易固定,使患部减少活动;保护溃疡面;能起到热疗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适应症:较广。 4、常用代表药物: (1)太乙膏、千捶膏:二者药性寒凉,均能解毒消肿,可用于外科阳证各个阶段。前者又能生肌,后者偏于提脓祛腐。 (2)阳和解凝膏:药性温热,具有温阳散寒,化痰通络,行气活血之功,主要用于外科阴证未溃阶段。 (3)咬头膏:具有较强腐蚀性,有蚀破疮头之功,适用于脓肿已成,患者不愿手术者。 5、用法:薄型膏药宜用于溃疡,宜勤换;厚型膏药多用于肿疡,不宜勤换,5~7天一次。 6、注意事项 (1)防止膏药风的发生。 (2)溃疡脓液、渗液较多时不宜使用膏药。 (3)膏药不可停用过早,否则容易再次感染,或形成红色瘢痕。 (二)油膏 1、概念及制备:又叫软膏,是将药粉与油脂搅拌均匀成膏状的制剂;或将药物放入植物油中煎熬至一定程度,祛除药渣,将药油浓缩成膏状的制剂。 2、作用或优点:柔软润滑,不易板结,可大面积涂布。 3、适应症:较广。 4、常用药物: (1)金黄膏、玉露膏:二者具有解毒消肿,散淤化痰之功,适用于外科阳证。金黄膏长于散结,适用于红肿热痛而有结块或迁延成慢性炎症者;玉露膏善于解毒,常用于红肿热痛漫肿无块者。 (2)冲和膏:药性平和,有活血止痛,消肿散结之功,适用于半阴半阳证。 (3)回阳玉龙膏:药性温热,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痰之功。适用于外科阴证。 (4)生肌玉红膏、红油膏:具有祛腐生肌之功,可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长之时。 (5)生肌白玉膏:润肤、生肌、收敛,适用于脓腐已祛,新肉不长之时。 5、注意事项 (1)溃疡或新肉生长之时宜薄摊。 (2)溃疡脓水或渗液过多不宜使用。 (3)要注意患者对药物或凡士林过敏。 (三)箍围药 1、概念及制备 (1)概念:是将药粉与一定的液体调制成糊状的制剂。 (2)制备:阳证用新鲜的中草药榨取的汁液调制,如蒲公英、败酱草、野菊花、马齿笕等;阴证用酒、醋调治;半阴半阳证用葱、姜、蒜、韭所榨取的汁液调制。 2、作用:箍束疮毒。 3、适应症:凡疮疡无论初起,还是成脓、溃后,只要是肿势散漫而没有明显结块者。 4、常用药物:与油膏前四种同名药相同。 5、用法: 6、注意事项 (1)应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势范围。 (2)不要敷在疮面或疮头上。 (3)要经常保持湿润,防止板结。 (4)疮疡初起肿势局限者不宜使用。 (四)掺药 1、概念及制备 (1)概念:是将药物研成极细的粉末,然后配制成方,使用时将其或掺入膏药、油膏中,或直接撒布于患部,或制成药线使用的一种制剂。 (2)制备: 2、分类及作用(功能):消散、提脓祛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止血等。 (1)消散类 * 作用:渗透、消散,可以使疮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 * 适应症:适用于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 常用药物: ●阳毒内消散、红灵丹解毒消肿,化痰活血,适用于外科阳证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温阳散寒, 活血化痰,适用于外科阳证疮疡初起肿势局限于一处者。 * 注意事项:如有汞中毒或对汞过敏者,应使用其替代药;肿势散漫者不宜使用。 (2)提脓祛腐类 * 作用:排泄减少脓液,使坏死组织尽早脱落。 * 适应症:脓肿切开或自溃后脓液、腐肉未尽者。 * 常用药物:主要药物是升丹制剂,如有 汞中毒或对汞过敏者使用黑虎丹。由于升丹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