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2)教学辅导(三)
四十四.雁 荡 山
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
1. 握沈括及《梦溪笔谈》的有关常识
2. 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
3. 掌握本文主要表现手法
4. 明确本文选材的特点
5.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掌
内容概要
1.文章主旨:
(1)此文选自《梦溪笔谈》介绍雁荡山长期未名的前后经过以及雁荡山地貌形成的地质原因。
(2)本文所揭示的雁荡山地质现象,尤其是对于流水侵蚀作用的创建,比欧洲人同类研究大约早了700年,使本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文章特色:
(1)文笔曲折,引人入胜
(2)以议论的方式分析了雁荡山生成的原因。层次清晰,记事详实,中心内容十分突出。
(3)选材独辟蹊径,可谓别开生面,意境独到鲜明,遣词精练,显示出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屡遭贬谪,晚年退居镇江,筑梦溪园隐居著书,举平生见闻,撰写《梦溪笔谈》。
2.《梦溪笔谈》为笔记形式的学术著作。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科技内容,涉及数学、天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医药、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是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文献,被海外科学界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雁荡山》选自《梦溪笔谈》,本文所记雁荡山为北雁荡,主峰1009米,峰顶有湖,因南来北往的雁群常来栖息,因此得名。景区内有120峰、61岩、46洞等诸多名胜。
二、填空
1.温州雁荡山, ,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2.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 ,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
3.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 ,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4.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穹崖巨谷,不类他山。
5.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 耳。
6.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三、词语辨析
1.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中名字应解释为:
A. 名字 B. 提名
C .命名 D. 题名
提示:
C
2.原其理中的原字应解释为:
A .原因 B. 推原
C .原来 D. 原本
提示:
B
3.雁荡经行云漠漠中的经字应解释为:
A. 经过 B. 曾经
C. 小道 D. 径直
提示:
C
三、简答题
简述本文引人入胜的曲折文笔及作用。
提示:
本文以天下奇秀的美誉开篇,可令人想不到的是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虽偶然被发现,却尚未有名;虽尚未有名,却列入西域书,声震藩邦,景入唐诗,介绍得有鼻有眼。然而,却依旧未知雁荡、龙湫所在。作者制造悬念,带读者神游神秘之地,引发兴致。后因伐木,始见此山,至此,才以诗句命山、命峰、命景,才将这云漠漠、雨蒙蒙,虚无缥缈的仙山落实到现实中来,才有了如今真正意义上的雁荡山。文章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给人以得来不易之感,紧凑而有磁力。
四、古文翻译
将全文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雁荡山是天下一座奇特、秀丽的高山,可是自古以来的地理图谱表籍上都没有提及过它。宋代祥符年间,因为修建玉清宫,在开山伐木时,才被人所见,这时它连个山名都没有。根据西域的书籍记载,说有一个名叫诺矩罗的罗汉,曾住在中国东南海边雁荡山芙蓉峰的龙湫。唐朝一个叫贯休的和尚写的《诺矩罗赞》中,也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的诗句。这座山的南边有芙蓉峰,峰下有芙蓉驿,向前看可以俯视大海,然而当时的人依旧不知道雁荡、龙湫到底在什么地方。后来人们因为采伐木材,才开始见到这座山。山顶上有一个大水池,它当作传说中的雁荡了;山下有两个水潭,以为就是大、小龙湫了。至于经行峡、宴坐峰,那都是后来人们根据贯休的诗句来命名的。南朝的宋代诗人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他把永嘉一带所有的山水几乎都游历遍了,唯独没有谈到这个雁荡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雁荡山这个名称呢。
我观察雁荡山的这些山峰,都是陡峭、挺拔、险峻、怪异,向上耸立的、高约千尺,高高的山崖和巨大的沟谷,不像其他的山。它的许多山峰都包容在周围的山谷里面。从外往里看这些山峰,什么也看不到;只有走到山谷里面来,才能看到它们的峭拔林立,直冲云霄。推究形成的原因,应当是被山谷里的大水冲刷的结果,沙土都被冲走了,唯独剩下了这些巍然挺立巨大的岩石。至于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统统都是由水流冲刷而成的洞穴。从下面望这些山峰,都是高耸的岩石峭壁;从上面观察,山谷里的峰顶恰好跟周围山地一样高,甚至还低于周围山地的地平面。世界上溪谷里水流冲刷的地方,都有高耸直立的土层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