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位神经科科专家,各位综合医院的同道,下午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题目为:。。。。。。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有体会,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诊治抢救神经疾病和其他躯体疾病,但目前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中存在抑郁焦虑的情况的确很多,抑郁焦虑状态常常干扰我们的常规的诊治工作。所以快速地识别诊治抑郁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对病人的整体诊治水平。 中国,是一个卒中大国。以上的数据来自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由此可见,我国的卒中防治工作之艰巨,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脑血管病大国,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综合医院的神经、精神、老年科,精神专科医院老年科的常见多发病。 对认知功能的评估已经纳入了卒中治疗指南中。2007年发表的《加拿大卒中康复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卒中患者都应接受认知功能的筛查,而且应在意识清醒后的48h内就进行筛查。 目前,我国各领域对于认知功能损害认识尚不够,《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关于“脑卒中复发的二级预防措施”一共有十条,唯独缺少防治认知功能损害这一措施。认知功能损害的防治未被列入指南,说明对于认知功能损害认识还不够充分。 *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的核心症状。 * 通过对重点目标进行筛查,对患者核心症状的捕捉,HAD量表的评定,最后可以对患者作出症状学的诊断。 Nos:氮氧化物 凋亡蛋白抑制剂 目前用于抗抑郁/焦虑的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赛乐特? 、氟西汀、舍曲林、 西酞普兰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文拉法新;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类): 米氮平;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ARIs): 曲唑酮;三环类药物(TCAs): 阿米替林、多虑平 03 NO不仅与血管内皮 细胞的舒张有关,而且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血小板的聚集粘附,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NO系统有关,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 NO系统在许多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 患者的个性问题影响到患者对于生活事件的评价, 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应对反应模式又使得这组患者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而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的产生又对患者的血压产生重要影响。当然, 也存在另外的可能, 如患者的高血压病与普遍存在的抑郁、焦虑症状是一种共存的情况, 这种共存的情况可以用目前国内、外所共同关注的共病理论加以解释。此外, 也可能存在着一种同时导致负性情绪体验和高血压的共同病理基础验证的问题是情绪通过何种中介机制使患者出现血压的病理性改变研究中发现了对患者组在使用传统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焦虑剂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且可以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且血压的下降与情绪的改善呈正相关。由此将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之一值得考虑。 。 疗效评定: 显效: 舒张压下降 10mmHg 并降至正常或下降 20mmHg; 有效: 舒张压下降未达到10mmHg 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 20mmHg, 如为收缩期高血压者, 收缩压下降 30mmHg;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 卒中的二级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 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理想应达到≤130/80 mmHg ( II级推荐 B级证据 ) 糖尿病: 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1c6.5%,血糖11.1 –2.8 mmoL/L 血糖过低可能带来危害增加病死率(Ⅰ级推荐 A级证据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 卒中的二级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 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 30—40% (I级推荐,A级证据) 卒中的二级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 4. 对于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除少数情况需要抗凝治疗,大多数情况均建议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复发(I级推荐,A级证据)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以单药治疗为主,氯吡格雷(75 mg/d)、 阿司匹林(50—325 mg /d)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I级推荐,A级证据) 脑血管病的处置 神经保护剂的使用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及谷氨酸释放抑制剂 自由基清除剂 NOS 抑制剂 钙拮抗剂 caspase抑制剂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 神经营养因子 钱海蓉,王鲁宁.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剂研究进展.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第1期 脑血管病的处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