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极其特征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打油诗极其特征分析 学号:2008212936 姓名:朱小鹏 打油诗是一种体裁,不拘文人雅客、市井俗士皆可创作,没有任何门槛。它只是一个工具,有没‘文化’均可操作,或许文化人操作得更艺术更精美,但非文化人也可以驾轻就熟,因为评价打油诗的好坏,不止看‘文’,更看重其‘质’。因此,文人作的叫顺口溜,非文人作的也叫顺口溜。辞典的解释:打油诗是顺口溜。打油诗的土壤、空气都是民间的,而不是属于文人士族的,它的闪光点就是俚俗,因此打油诗虽然也有文化人参与,但更多还是来自大众的,是纯正的民间文学。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打油诗最初起源于一个叫张打油的唐人,张打油是个农民。但他的《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打油诗主要有四个特点: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朗朗上口;精短好记。 通俗易懂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玩深沉象牙塔,不玩生僻典故、题材和用字。如:我爱你是口误,我愿意是笔误,结婚更是钟错误,生小孩是失误,离婚总算是觉误,离婚又再婚你真是执迷不悟。 诙谐有趣就是写诗要有个趣味,雅人有雅趣,俗人有俗趣,打油诗就是标准的俗趣。打油诗经常搞笑,甚至以讥诮、讽刺、挠痒痒为乐事,为自身之最大能事,从而获得它经久不衰、遍及民间的旺盛生命力。一个音律专家和一个农夫、一个黄口小儿都写出了打油诗,可能专家的未必流传,而农夫的切中时弊,不胫而走,小孩子的儿歌童谣也因其活泼有趣,广为传诵。农夫和小孩的诗得以流传,而专家苦守书斋,他是愁死也想不明白,憋死也写不出来,只能望洋兴叹,继续写作那些无病呻吟等于废纸一张的所谓精美格律。有趣,俗趣,是他们根本的分水岭,是打油诗的顽强生命。如:儿时没少听批斗,撅着屁股挨过揍。放学常被老师扣,大家叫我九零后。 朗朗上口就是要文白词简,合辙压韵。如:你的一笑,狼都上吊。你的一叫,鸡飞狗跳。你的一站,臭气弥漫。你一出汗,虱子灾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鬼吓瘫痪。 精短好记是指打油诗不能太长,不能玩意识流和蒙太奇,要符合老百姓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使打油诗一看就懂,一读就笑,一念就会背。简单地说,打油诗是顺口溜,是白话,是老百姓喜闻乐见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嘴里卡卡作响滋滋喷香的南瓜子或者葵花子。如:身体怎么补?一天三顿大红薯;样子如何酷?三年一条牛仔裤!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龙成的《新好了歌》云:“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特权即刻取消了。……”反映了党内一种奇特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干部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读来可笑而又可恶。党风有问题,社会风气也有不正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传世之作《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了一首“公款歌舞”的剥皮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周作人对旁门文艺的高度评价,也适用于对众多名人打油诗的评价。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文档评论(0)

glcc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