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剖析
台车背面板缝应用短钢筋焊接 台车正面板缝采用环氧树脂填充、打磨 对台车窗口进行打磨,并检验其边缘要与台车面齐平 (六)二次衬砌 2.洞口段二次衬砌必须及时施工,当洞口段二次衬砌未施工时,掘进不得超过50m;洞内软岩段二次衬砌应尽早施工,其他段落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工,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不超过200m。 3.矮边墙应与二次衬砌 同时浇筑。 (六)二次衬砌 4.二次衬砌砼拆模后应进行喷水养护,宜采用喷淋设施进行养护,洞身段砼养护一般不少于7天,洞口段砼养护一般不少于14天。 5.拱部砼浇筑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应不大于3m,每模板台车范围内预留注浆孔不少于4个,且在每模二次衬砌节段 完成后下一模二次衬砌节段 施工前及时进行补压浆施工, 注入砂浆强度等级应满足设 计要求。 钢筋安装整体效果 严格控制二衬钢筋层距 三、加强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一)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对地质条件复杂、特长隧道以及在洞口段和地质构造带等典型段落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施工监控量测。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围岩等级进行现场判别、确认。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围岩收敛及开挖断面施工全过程监控量测。在遇到地质条件不良的位置,进出洞口或偏压严重的隧道应加大监测的频率。 三、加强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二)施工单位应加强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铺设、二次衬砌等关键工序或隐蔽工程的检测,重点对开挖断面、锚杆拉拔力、锚杆入岩深度、注浆密实度、锚杆打设角度、钢架搭设等的检测项目进行跟踪检测。施工自检初期支护厚度每10m检查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从拱顶中线起每3m检查一个点,初期支护厚度合格率应达到90%,;初期支护表面纵向平整度采用2m直尺检测,每50m每侧检查2处,每侧5尺,要求不超过5cm。 三、加强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 (三)二次衬砌完成后,施工单位应使用地质雷达对二次衬砌砼厚度、脱空情况进行检测,选择五条线进行检测,二拱腰和拱顶必须检测,另外随机抽二条。每200m且每种二次衬砌断面形式沿拱圈环向抽查不少于一个断面。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一)施工单位 1.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工序责任分工,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 2.施工单位应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客观条件等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并经监理办批准,实行动态管理。 3.对长大、地质或水文条件复杂、结构受力复杂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的隧道,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及应急保障预案。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一)施工单位 4.在施工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5.施工单位应加强关键工序质量自查,强化自检自控。施工企业应加强对隧道施工质量管理,宜定期对各项目部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6.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规范化管理,应建立进出洞人员登记制度,宜积极采用隧道施工人员定位和视频监控系统,大力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化,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二)监理单位 1.监理单位应加强对隧道施工的现场监理,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环节质量责任。 2.开工前,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对开挖台车、衬砌模板台车等主要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签发分项工程开工报告。 3.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加强关键工序质量检测验收,加强开挖、初期支护、防排水铺设、二次衬砌等隐蔽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管和质量检测,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监管并及时处理;积极参与围岩等级判别;协调施工、监控量测单位,促进数据互通、指导施工。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三)勘察、设计单位 1.勘察单位应加大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深度,提供详实可指导施工的实用地质资料。施工过程中实际地质情况与勘察结果不符或设计单位要求补充地质勘察,勘察单位应及时补充地质勘察。 2.设计单位应派驻有经验、有能力的设计代表;及时做好设计交底工作;加强动态设计和跟踪服务,参与围岩等级的现场确认,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设计。 3.设计单位应积极推行精细化、标准化设计。如排水沟、电缆槽等小型构件的标准化设计,逐步形成标准设计图,推进施工标准化、规范化。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三)勘察、设计单位 4.设计单位宜在二次衬砌中增设防裂钢筋,减少二次衬砌砼裂缝;细化仰拱片石砼的具体质量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排水管的管径和位置;完善防水板的固定形式和数量。 5.设计单位应做好隧道设计后评估,加强设计服务回访,对明显出现质量问题提出设计处理建议或方案,总结经验,优化和提高后续隧道工程设计。 四、加强参建单位质量管理 (四)监测与检测单位 1.监测与检测单位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检测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