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 第五章 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 我们将中国音乐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概述,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建国后十七年的成熟时期、“文革”十年的荒芜时期以及“文革”结束至今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前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时期 1、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过渡 中国电影音乐的萌芽与初创时期,即从1905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放映的影片,直接沿用了好莱坞“影院配乐”的做法,从形式到内容都与好莱坞一脉相承。所以,默片时期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音乐。1930年出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此后,有声片在中国逐渐兴起,而最先进入电影的声音元素就是音乐。 2、歌曲成为电影音乐的主流 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歌曲逐渐占据了电影音乐当中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中国音乐逐渐摆脱外国电影音乐形式的束缚,形成自己音乐形式的开端。中国的电影歌曲在影片中多以插曲形式出现,由剧中人物唱出,真实、自然,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此外,在众多的电影歌曲当中也出现了主题歌的雏形,虽然主题歌这种表现手法在当时并不多见,但有些电影歌曲器恰好题点了影片的主题,起到了主题歌的作用(《桃李劫》的《毕业歌》)。当时的电影音乐创作还对多种电影音乐表现手法进行了尝试,主题音乐的表现手段在当时已经出露端倪(《小城之春》)。 3、器乐音乐在电影中的发展比较缓慢 这一时期的配乐思想还比较简单,缺乏统一的规划,对器乐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也认识不足。不过电影音乐中的器乐部分并不是止步不前的,我们偶尔也能够听到一些专门为电影而创作的管弦乐或民族器乐音乐(《马路天使》)。 二、建国十七年电影音乐的成熟时期 1、国家政策对电影音乐发展的影响 建国十七年,即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十七年,国家政策对电影和电影音乐创作的影响是相当明显的。电影事业的方针政策相当宽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提出后,产生了许多优秀影片及受人民喜爱的电影歌曲(《铁道游击队》、《不夜城》、《芦笙恋爱》等),政策还催生了《五朵金花》《刘三姐》等少数民族音乐片,文件指导下还产生了《早春二月》、《阿诗玛》、《红色娘子军》等在音乐使用上可圈可点的影片。在这段颠簸的历史演进中,电影事业几经挫折,但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音乐也在摸索中成熟。 2、专业的电影音乐的创作队伍形成 经过四五十年的探索,中国电影界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固定的电影音乐创作队伍。这些机制有效地保证了电影音乐的质量。成立的训练班学员在新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都促使中国的电影音乐创作更加成熟(雷振邦为《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电影所做的影片插曲广为流传;刘炽为《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作曲;葛炎在这一时期为《英雄儿女》、《南征北战》《聂耳》、《阿诗玛》等大量电影作品配乐等等)。 3、原著性电影音乐的发展 由于有了成熟的创作队伍,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逐渐摆脱了“拼贴”的传统,大部分电影配乐都使用原著性音乐。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元素,艺术表现形式更多了。这一时期,主题音乐的概念逐渐建立和成熟,使得电影中出现了不少出色的音乐整体设计(《南征北战》中为敌我双方设计的主题音乐)。不少影片在音乐上的使用也独具匠心(《铁道游击队》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的转换)。这些都显示了当时对于电影音乐规律的进一步了解。 4、电影歌曲的丰收 十七年电影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歌曲,在艺术上和数量上都较之前有了很大发展。大部分电影歌曲都随着电影的放映传遍大江南北。这一时期电影歌曲形式多样,如独唱(《冰山上的来客》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唱(《芦笙恋歌》歌曲《阿哥阿妹情意长》)等。一种新的插曲形式也被广泛应用,以画外乐的方式出现的插曲(《舞台姐妹》开篇的越剧配唱等)使用体现对出电影音乐形式和功能的进一步探索。 5、电影音乐的民族化发展 政策促使电影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得到深入发展。在器乐的选择上,逐渐放弃了建国初期的以管弦乐为主的做法,在各种题材背景的作品中挖掘民族化因素。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大量结合了民歌和地方曲艺。 总的来说,通过建国后十七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影音乐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影音乐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但是,也有一些影片太过注重音乐的时候,适得其反,这些都是对电影音乐规律认识不够造成的。 三、“文革”十年电影音乐的荒芜时期 浩劫造成了中国文艺界的一片空白。这一时期的电影音乐也一样无法摆脱观念上的束缚,虽仍延续了建国十七年间的创作手法,但电影音乐已经被简单化和符号化了。 主题音乐这一手法在当时被普遍运用。旋律多由主题歌或插曲变奏而来,以歌颂为主,含义明确,单一,不能够利用音乐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