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浦东模范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联合质量测试(12月)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
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 (《雨晴》)
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回看射雕处, 。 (《观猎》)
4.日星隐曜, 。 (《岳阳楼记》)
5.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记》)
诗词鉴赏(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岚”是指 。(2分)
7.下列各项对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恬淡秋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切喜爱之情;
B.“一江烟水……秋光淡”一句先写江景,再写鳞次栉比的两岸人家,后写水面菱荷。
C. “看沙鸥舞再三”以沙鸥的动态美来衬托秋光的恬淡美,表现出对秋景的喜爱之情
D.“画船儿……风外飐”一句写景由远及近,表现了客旅来投的欢快情景;
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柳芳为郎中,子登疾重。时名医张万福初泗州,与芳故旧,芳贺之,具言子病惟故人一顾也。张诘旦候芳,芳遽引视登。遥见登顶曰:有此顶骨,何忧也?因诊脉五六息。复曰:不错,寿且逾八十。乃留芳数十字。谓登曰:不服此亦得。后登为庶,年至九十。芳遽引视登后登为庶
①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因为它包含着这个国家、民族遵奉的信仰、价值观、风情和习惯,它的应用水平体现和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教育、文化和素质,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经典古诗文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习它本身就是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甲】
②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948年2月,英国汉学家德和美在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就职演说中便谈到:“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书籍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后来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引用了这一说法。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要学习、理解它。这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④1956年我上高中时,正好赶上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科书启用,语文课文学和汉语分科。文学从《诗经》、《论语》、《左传》、《孟子》、楚辞、《战国策》、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明清小说,还有各时期文学史的概述。汉语讲它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乙】一年半的语文学习使我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汉语基本知识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了解。
⑤我们现在的中小学,经典古诗文学得太少,而且不系统,对中国古典文学形不成完整的印象,古文基础太差。 对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诗文都看不懂, 何谈对它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呢?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把自己的根本文化忘掉了,就会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正是这样。因此,我认为,每个中国学生,都应在中小学阶段具备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丙】
⑥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热爱它,学习它,弄懂它,并且发扬光大它。在这方面,中小学各个学科都责无旁贷,而语文学科更能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光喊口号不行,一定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教育部研制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此已有具体安排。此外,要有数量的具体要求,才便于落实和检查。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有质量的要求。要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我们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既然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精神命脉,我们学习它,就完全是古为今用,不必担心厚古薄今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定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临海市灵江中学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统考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义乌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doc
- 浙江省五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浙江省余姚市2015届高三第3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浙江省党政机关录用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考试中文专业试卷.doc
- 浙江省六校(省一级重点校)2014届高三3月联考自选模块试题.docx
-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英语词汇表汉语部分用于默写.doc
- 浙江省台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doc
- 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13-2014学年下学期4月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问酷网.doc
- 浙江省名校《创新》冲刺卷语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