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1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分析
第三章 热传递的基本原理 1、概 述 一、传热学(Heat transfer) ● 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 ● 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二、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的关系 ● 热力学第一定律: 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研究的问题不同 热力学:tm , Q 三、传热学应用实例 ● 自然界与生产过程到处存在温差—传热很普遍 在下列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 动力、化工、制冷、建筑、机械制造、 新能源、微电子、核能、航空航天、 微机电系统(MEMS)、新材料、 军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肿瘤高温热疗 生物芯片 组织与器官的冷冻保存 导热的特点 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同的两物体 间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 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导热的理论基础 二、等温面与等温线 等温面与等温线的特点: 等温面上没有温差,不会有热传递 温度梯度:沿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增量 与法向距离比值的极限,gradt 导热的基本定律 直角坐标系中: 1822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Fourier)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发现导热基本规律 —— 傅里叶定律 四、热导率( Thermal conductivity ) 注:传热学中热流量的单位是[W], 而非[J]; [W]= [J]/[s] 平壁内温度分布: (2) 多层平壁 对于多层(n层)平壁: 六、通过圆筒壁的导热 e) 边界条件:r= r1, t= tw1; r= r2, t= tw1 圆筒壁内温度分布: 圆筒壁内温度分布: 圆筒壁内导热热流量: (2) 多层圆筒壁 对流换热概述 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 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 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相似理论在对流换热中的应用 或(b)光滑长管( )强制对流换热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1. 凝结换热 当蒸汽与低于其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时,将发生凝结过程。凝结时蒸汽释放出汽化潜热并传递给固体壁称凝结换热过程。 分为膜状凝结、珠状凝结 液膜的导热热阻成为膜状凝结换热的主要阻力 不凝结气体——附加热阻(凝汽器设有抽气系统) 排除凝结液、减小液膜厚度——强化膜状凝结换热 2.沸腾换热 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通过对水在一个大气压(1.013×105Pa)下的大容器饱和沸腾换热过程的实验观察,可以画出图6-11所示的曲线,称为饱和沸腾曲线。曲线的横坐标为加热面的过热度;纵坐标为热流密度。 如何确定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题 研究对流换热的方法: (1)分析法 (2)实验法 (3)比拟法 (4)数值法 二、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及对流换热的分类 对流换热:导热 + 热对流 对流换热的分类: 影响因素:流动起因、 流动状态、流体有无相 变、换热表面的几何因 素、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等 1、流动起因: 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 异所产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外力(如:泵、风机、水压头)作用 所产生的流动 (Free convection) (Forced convection) 2、流动状态: 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湍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紊流) 3、流体有无相变: 单相换热: 相变换热: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Laminar flow) (Turbulent flow)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Phase change) (Condensation) (Boiling) 4、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外掠平板、圆管、管束 5、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热导率 密度 比热容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体胀系数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 对流换热分类 实验研究是传热学研究中的主要和可靠手段; 尤其是复杂的传热学问题 问题:如何进行实验研究? 尽管数值传热学发展很快,但实验研究仍是检验数值 模拟和数学模型正确与否的唯一方法 — 相似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有些影响因素相互 制约和影响(如:温度与热物性);如果采取逐个研 究各变量的影响,实验工作量极为庞大、也极难进行 —— 相似准则(无量纲) 它们对于两个现象是否对应相等是判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