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分析.pptx

  1.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试“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分析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第一章 绪言;(2)重要的地质营力 应力的传递者 热量的传输者 化学组分的传输者 (3)不可忽视的致灾因子 地面沉降 海滨地区的咸水入侵 地下水污染 缺乏人体必需的元素或过度富集某种元素 矿坑涌水 地下水位的升高,导致滑坡、水库诱发地震 坝基的渗透变形或管涌现象 ;(4)活跃灵敏的生态环境因子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壤沼泽化 土壤的荒漠化、沙漠化 (5)极具价值的信息载体 地震预报的辅助标志 找矿的标志 恢复古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年代的信息 ;4.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问题 农业方面:过量补充地下水造成土壤积盐、土壤次生盐渍化,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农业环境退化,干旱地区绿洲→沙漠; 城市建设方面:过量开发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淡水,土壤盐渍化; 地下水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不适当的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工业排放的大量废水、废料等污染地下水,难以治理; 地方病:地下水中缺少某种人体必需的元素或过量富集某种元素而不宜饮用,缺碘地区:甲状腺肥大,饮用高氟水:骨质疏松症; 地下采矿或进行各种地下工程:需要排除地下水,煤矿的突水事故; 工程地质问题:由于地下水的参与,导致滑坡、水库诱发地震、岩溶塌陷等。;第二章 地球中水的分布及循环; ;⑶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构成了空气湿度。 绝对湿度:表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而不能表明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的饱和程度。 饱和水汽含量:某一温度下,空气中可容纳的最大水汽数量,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同样也可用重量单位(代号为M),或压力单位(代号为E)表示。 相对湿度(r):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r =(e/E)x100%,或r=(m/M)x100% 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称为露点。 ;2.4 中国地下水概况;2.4.2 中国地下水分区 4个大区、8个亚区 Ⅰ东部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区 Ⅰ1 东部北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亚区 Ⅰ2 黄淮海半湿润平原丘陵亚区 Ⅰ3 华南湿润丘陵亚区 Ⅱ中部气候复杂高原山地盆地区 Ⅱ 1 内蒙古干旱半干旱高原亚区 Ⅱ 2 晋陕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及山间盆地亚区 Ⅱ 3川滇黔湿润岩溶高原盆亚区 Ⅲ 西北干旱山地盆地荒漠区 Ⅳ 青藏半干旱冻土高原区; 第三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 ;第三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1 岩石中的空隙 ;(2)影响孔隙度的因素: ①颗粒排列情况 ②分选程度 ③颗粒形状 ④胶结充填情况 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度的重要因素。 ①颗粒排列方式对孔隙度的影晌: 立方体排列,孔隙度为47.64%,四面体排列,孔隙度仅为25.95%。自然界中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大多介于此两者之间。; 3.2 岩石中的水 地壳岩石中存在着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1 容水度 容水度:是指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2 含水量(或含水率) 含水量:说明松散岩石实际保留水分的状况。 (1)重量含水量(Wg):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Gw)与干燥岩石重量(Gs)的比值,称为重量含水量。 即:Wg= (Gw/Gs )ⅹ100%。 (2)体积含水量(Wv):含水的体积(Vw)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的体积(V)的比值,称为体积含水量。 即:Wv=(Vw/V)ⅹ100% 当水的比重为1,岩石的干容重(单位体积干土的重量)为γα时,重量含水量与体积含水量的关系为:Wv=Wg?γα ;饱和含水量(Ws): 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 饱和差: 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 饱和度: 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 3.给水度 给水度(μ):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的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放出水的体积称为给水度。 给水度是潜水含水层的主要参数之一。 影响给水度的因素: (1)岩性; (2)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 (3)地下水位下降速率; (4)释水时间,释水比较充分时→理论最大值。 ;4.持水度 持水度(Sr): 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 给水度、持水度与孔隙度的关系是:μ+ Sr=n 残留含水量(W0):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 5.透水性 (1)岩石的透水性:指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定量指标为渗透参数(K)。;1.有效应力原理 在松散沉积物质构成的饱水砂层中,作用在任意水平断面上的总应力δ由水和骨架共同承担。 总应力δ等于孔隙水压力u和有效应力δ’之和。;有效应力与松散岩石压密;2.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土体变形 (1)水头下降(孔隙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