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年度发展综述2013
城市年度发展综述(2013)
2014年09月15日 来源:
一、社会经济情况
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和国家中心城市。
南京全市土地总面积为6587.02平方公里[1],2013年常住人口达到818.78万[2]、户籍人口638.5万,城市化水平80.5%[3]。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201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和省政府批复同意,南京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秦淮区、白下区,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溧水、高淳均以原县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南京市共辖11区,82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792个社区居委会、475个村委会(详见表1.1)。
表1.1 2013年南京市区县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4] 区县 街道办事处 社区委员会 镇 村委会 户籍人口
(万人) 土地面积
(km2) 人口密度
(人/km2) 玄武区 7 58 - - 50.77 75.46 6728 秦淮区 12 106 - 6 71.62 49.11 14584 建邺区 6 42 - 18 26.32 82.93 3174 鼓楼区 13 118 - 3 94.6 53 17850 栖霞区 9 68 - 49 43.18 395.44 1092 雨花台区 6 48 - 15 23.76 132.39 1795 江宁区 10 128 - 72 94.59 1563.32 606 浦口区 9 95 - 26 59.49 910.49 654 六合区 10 90 2 61 89.2 1470.99 607 溧水区 - 29 8 91 41.71 1063.67 393 高淳区 - 10 8 134 43.26 790.23 548 总计 82 792 18 475 638.5 6587.02 970 在全市各所辖区中,鼓楼区人口密度最高,达到了17850人/km2,其次为秦淮区,达到了14584人/km2,溧水区人口密度最低,仅393人/km2。从空间分布上看,人口密度从城区向外围逐渐“递减”,呈现“中心密、外围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历史数据相比较,可以看出,老城区范围内的鼓楼、玄武、秦淮等区的人口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外围新区人口密度增长较快。
(二)经济发展[5]
2013年,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1.78亿元,按可比价较上年增长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98011元,按可比价较2012年增长10.7%。
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4.6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50.58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56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3.4%、11.1%、1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3.3:54.4。
2013年,南京市财政收入实现1591.59亿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4.17亿元,实际使用外资40.33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265.55亿元。
(三)城市建设与发展[6]
2013年,南京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河西青奥村、海峡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江北新区战略规划,仙林科技城协同创新集聚区建设取得突破。宁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地铁3号线、4号线、10号线一期、宁高城际一期、宁天城际一期、宁和城际一期建设加快推进,溧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22省道、江北大道、宁滁快速通道、宁高新通道等城乡大通道加快实施,纬三路过江隧道等建设进展顺利,城西干道、江东路快速化改造及南京南站枢纽快速环线工程基本完成。历史文化保护力度加大,新增国家级文保单位22个。江宁织造博物馆、老城南门东片区箍桶巷示范街、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老城南记忆馆建成开放,明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六朝博物馆、科举博物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牛首山遗址公园等建设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治理条例,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年度任务顺利完成。智慧南京建设全面推进。成立南京都市圈发展联盟,完成都市圈区域规划。
(四)科技教育[7]
2013年末全市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53所,在校学生(不含研究生)71.16万人。
201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量411家,共签订各类输出技术合同21549项,共有3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完成专利申请量55094件。
(五)人民生活[8]
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81元,比上年增长9.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5647元,比上年增长9.2%。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531元,比上年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