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药贸药植期末复习题.docVIP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贸药植期末复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药贸药植期末复习题 名解15分 填空15分 单选25分 多选10分 简答15 分 问答20 分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药用植物 P1 药用植物是指具有预防、治疗疾病,对人体有保健养护功能的植物。 2.药用植物学 P1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防病治病、健康养生作用的植物的形成发展、形态构造、分类鉴定、生理功能、细胞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科学。 二、思考题 1.药用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P1-2 内容:分为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两大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任务:(1)研究中药材的基原和品种,确保临床用药和制药原料的真实优质。 (2)调查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制定科学保护和综合利用的规划和措施。 (3)探究药用植物资源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寻找和发掘药用新资源。 上篇 药用植物的形态和构造 第一、二章 植物的细胞、植物组织 一、名词解释 1.质体 P13: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和贮藏密切相关,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之一(由蛋白质、类脂等组成;可分为含色素和不含色素两种类型)。 2.后含物 P17:后含物一般是指细胞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种类很多,有的是一些废弃的物质如草酸钙晶体;有的则是一些可能再被利用的贮藏营养物质,如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等。 3.纹孔 P23: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不均匀增厚,在很多地方留下一些没有增厚的呈孔状凹陷的结构,称为纹孔(纹孔处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没有次生壁,为比较薄的区域)。 4.气孔 P35:气孔是植物体表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能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发。气孔是表皮上的孔隙,围绕孔隙有两个特化且对合而成的细胞称保卫细胞。气孔连同周围的两个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简称为气孔。 5、木质化P24:细胞壁内增加了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 6.次生分生组织 P32:次生分生组织是由已经分化成熟的表皮、皮层、髓射线、中柱鞘等部位的薄壁组织,经过生理和结构上的变化,细胞质变浓,液泡缩小,恢复分裂能力,成为次生分生组织。 7.皮孔 P39:由于快速不断的分生,填充细胞数量增多,结果将表皮突破,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裂口,称为皮孔。 8.晶鞘纤维 P42:由纤维束及其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称为晶鞘纤维。 9、周皮P38:当植物体进行次生生长时,由于根和茎的加粗生长,原有的初生保护组织表皮被破坏,植物体相应地形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形成的复合组织。 10.腺鳞 P37:在薄荷等唇形科植物叶片上还有一种无柄或短柄的腺毛,头部常呈扁球形,由8个或6-7个细胞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称为腺鳞。 11.伴胞P47:被子植物筛管分子的旁边,常有1个或几个小型并细长的薄壁细胞和筛管紧紧贴生在一起,称为伴胞。 12.辐射维管束 P51:韧皮部和木质部相互间隔成辐射状排列,并形成一圈。 二、简答题 1.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10 典型的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细胞壁3部分组成。细胞外面包围着1层比较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总称为原生质体,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等;内含的多种原生质体的代谢产物,为非生命的物质,称为后含物;细胞内还存在一些生理活性物质。 2.植物细胞内常见的后含物有哪些类型?简述各类型的特征。 P17 (1)淀粉:①颗粒,贮藏在植物的根、茎及种子等器官的薄壁细胞细胞质中; ②形状:淀粉粒多呈圆球形、卵圆形或多角形;③结构:淀粉粒由造粉体积累贮藏淀粉所形成。积累淀粉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淀粉粒的核心,称为脐点;然后围绕着脐点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轮纹,称层纹,若用乙醇处理,淀粉脱水,层纹就随之消失。④类型: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⑤加入碘液显蓝色或紫色;⑥物理性质:淀粉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糊化,生晒干呈白色粉末,加热晒干呈质硬、角质、半透明。 (2)菊糖:菊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多存在于菊科、桔梗科和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薄壁细胞中,山茱萸果皮中亦有。菊糖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3)蛋白质:①贮藏蛋白质在细胞中常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是非活性的、无生命的物质。 ②贮藏蛋白质常以结晶体或是无定形的小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和质体中。结晶蛋白质具有晶体和胶体的二重性,称拟晶体,与真正的晶体相区别。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裹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 (4)脂肪和脂肪油:脂肪和脂肪油通常呈小滴状分散在细胞质中,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重比较小,折光率强,常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 (5)晶体:常见有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