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摘 要:该文从品种与配方、拌料工序、装袋工序、灭菌工序、冷却与接种工序、培养管理以及出菇管理的催蕾阶段、抑制阶段、发育阶段等方面,详细介绍一种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期为袋栽金针菇生产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针菇;袋栽;工厂化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088-02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名冬菇、金菇和智力菇等,是我国工厂化栽培产量最高的品种[1]。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金针菇总产量达261万t,在食用菌栽培品种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香菇、黑木耳和平菇。我国袋栽金针菇栽培已经有30多年历史,起于福建晋江、四川成都、重庆、河北保定一带[2],最初人工栽培成功的品种是黄色金针菇,选育出白色品种后,广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基本都是白色金针菇。本文介绍了一种白色袋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期为金针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1 生产管理 1.1 品种与配方 选用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高产、高抗的白色金针菇品种G1。配方可以选用:(1)棉籽壳51%、玉米芯22%、麸皮25%、碳酸氢钙1%、碳酸钙1%;(2)棉籽壳45%、木屑26%、麸皮28%、碳酸钙1%;(3)棉籽壳45、甘蔗渣26%、麸皮27%、过磷酸钙1%、碳酸钙1%;含水量63%,以灭菌后袋底不积水为准 1.2 拌料工序 根据配方将干料加入搅拌锅,先搅拌10min,再加水调节含水量,加水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由于装袋速度较慢,为了防止培养料中细菌大量繁殖导致酸败变质,夏季应趁早晨气温较低,将装袋时间提前 1.3 装袋工序 使用17.5cm×33cm塑料袋,装料高度为15cm左右,为了增加发菌速度及一致性,菌包中间打孔,接种时菌种可以掉进接种孔内,并且要求接种孔不坍塌,深度高度一致,确保每个菌包菌丝生长都非常一致,便于出菇管理。装料后的菌包套上塑料颈圈,塞上棉花塞,棉花塞要紧实,避免杂菌进入,棉花塞和料面之间预留10cm左右的空间,用于催蕾。做好的菌包统一放在周转筐内,为了防止棉花塞在灭菌过程中潮湿而?е挛廴荆?菌包的棉花塞要整齐放置。装袋结束后,菌包要及时入锅进行灭菌,一般来说,从拌料到灭菌最好不要超过3h,时间过长容易发酸 1.4 灭菌工序 菌包灭菌有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2种方式,常压灭菌锅投资少,但灭菌时间较长,菌包中心温度到达100℃后要继续维持12h以上才能灭菌彻底,适合小型企业。高压灭菌锅投资较多,但灭菌更彻底,且灭菌时间短,菌包中心温度达121℃后维持1.5~2h就可以灭菌彻底。2种灭菌方式都需要注意,在灭菌过程中及时排出冷凝水和冷空气,否则会导致灭菌不彻底 1.5 冷却与接种工序 灭菌完毕的菌包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冷却室要求非常洁净,最好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维持冷却室正压,防止菌包在冷却过程中倒吸,导致杂菌污染。菌包冷却至20℃以下时,可以使用接种箱接种,根据接种箱的大小不同,每次可以接种30~100包。接种箱为木制密封箱,放入菌包及接种工具后,用喷壶为接种箱内部加湿,然后点燃气雾熏蒸剂,马上关闭接种箱门,30min后通过操作口将手伸入接种箱内进行接种 1.6 培养管理 接种后的菌包放入培养室培养,培养温度为20~22℃,相对湿度为65%~70%,CO2浓度小于 5 000mg/kg,避光培养。培养时菌包的棉花塞朝上,有利于菌丝呼吸产生的CO2及时排出,如果棉花塞朝向侧面或朝下,会推迟菌丝满袋时间。如果在培养过程发现污染菌包,要轻轻的将污染菌包取出,只能拿有培养料的部位,不能拎袋头,也不能触碰其他菌包,以防杂菌扩散。培养架要求光滑、无倒刺,避免袋子刮破导致污染。接种后一般24d满袋,继续后熟培养10d即可以进入出菇管理阶段 2 出菇管理 2.1 催蕾阶段 将成熟的金针菇菌包移入出菇房,温度逐步降至12℃,每天弱光照射2h,10d左右在袋内现蕾[3],15d左右菇蕾布满袋头。降温不能过快,否则菌袋内部将出现冷凝水,会导致病害发生 2.2 抑制阶段 催芽结束后,将菌包袋头割除,露出菇蕾,温度降至4~5℃,高风速和强光照射进行抑制,并降低出菇房湿度。通过3d的抑制过程,将生长较块的菇蕾吹干,抑制其生长,抑制结束后将温度提升至10~12℃,相对湿度提高至90%~95%,生长较慢的菇蕾会迅速生长,提高菇蕾的整齐度。由于金针菇产量与菇蕾的数量直接相关,菇蕾参差不齐会极大的影响产量[4],通过抑制过程,提高菇蕾整齐度和一致性,有利于提高金针菇产量和质量 2.3 发育管理 抑制过程结束后,将菌包放入19.5cm×40cm的聚乙烯塑料袋内,使菇蕾略低于袋口,可以增加局部CO2浓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