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骨——陈子昂
诗骨——陈子昂 11文秘1 王 玮 20111003143 一、生平介绍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二、诗歌理论 1、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兴寄”、“风骨”的主张。它代表初盛唐崇尚风骨的审美思潮,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云:“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二、诗歌理论 2、初唐诗文革新的先驱 陈子昂是继初唐四杰只后,以更坚决的态度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实践创作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陈子昂论诗标举风骨、兴寄,其《感遇》诗38首和《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等诗,讽刺现实,慨叹身世,感情浓烈昂扬;其散文也质朴刚健,这使他成为初唐诗文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十卷。 三、代表作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赏析: 1、悲怆中融入建功立业的豪情。这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得伟大孤独感。它豪壮而并不悲痛。——李泽厚《美的历程》 2、语言的朴素洗练。 3、艺术手法以虚带实: 方位(空间)是实,古人、来者(时间性想象)是虚,用“不见”结合,求之科学无讲,艺术却是成功的。 4、浓烈壮大的感情基调、慷慨悲歌,拉开了盛唐风骨的序幕。 四、研究综述 (一)陈子昂生平研究 郑振铎《文学大纲》 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 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梁廷灿《历代名人生卒年表》 彭庆生《陈子昂生卒年考》 四、研究综述 (二)陈子昂思想和政治品格研究 游国恩等编的《中国文学史》 韩理洲《生平和思想》 冯良方《陈子昂的天人合一思想四论》 韩云波的《陈子昂的侠气与初唐文学革命──兼论陈子昂对前代文化的集成和改造》 四、研究综述 (三)陈子昂文学研究 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