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五首》优秀ppt课件_粤教版必修3分析
思想感情: 1、借物寄托,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雄心斗志。 2、借物抒怀,或发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怀才不遇、壮士迟暮的感受。 锦瑟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其中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 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 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 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 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 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 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作用: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还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 ◎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又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 ◎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 1、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2、分析理解诗中的内容。 (事,景,人,情、理) 3、理解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1、知人论诗 2、分析诗题 3、抓住注解 4、分析题材 5、揣摩意象、意境 6、品味诗中的议论、抒情 ……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登临诗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借景抒情诗 即事抒怀诗 羁旅行役诗 赠友送别诗 谈禅说理诗 悼亡游仙诗 讽喻谒进诗 题画遣兴诗 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思想情感: ①热爱自然,热爱田园, ②厌倦官场,向往隐逸, ③(隐居的)恬淡宁静、闲适 自得 ④ 孤独寂寞,彷徨苦闷(假隐士) 野望(唐)王?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 [注]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 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时间、地点、天气颔联:静景。明月、松、清泉、石颈联:动景。浣女归家,渔舟顺流而下尾联:诗人的愿望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