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三)分析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②,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第三段:诚意之后是正心(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苏东坡首先问:“和尚,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学士像一尊佛。” 接着佛印禅师反问苏东坡:“你看老僧像什么?” 苏东坡见佛印禅师胖胖的,穿了一件黑色僧袍,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堆。便说:“和尚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并不嗔怪,只是微笑不语,还悠然自得地闭目养神。 苏东坡回家后高兴地将事情经过告诉他的妹妹,说:“我与和尚斗禅机,总是输给他,今天总算赢了一回。” 苏小妹听后,首先禁不住“呸”了一声,然后便数落了苏东坡一顿:“哥哥今天输光了矣!你还自以为大获全胜是不是?”? 苏东坡惊问:“此话怎讲?” 苏小妹说:“佛印禅师内心纯净而光明,好像有佛光照耀!所以看谁都像是佛;哥哥的内心好像比较阴暗,还可能有污秽,所以看禅师像一堆牛粪。你们二人的内心境界,谁高谁低,不是一目了然吗???”……东坡赮然。 正心就是通过修为,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变得堂堂正正,纯净而光明。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之后,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 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不悲哀,不惊惧,顺其自然,还能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西邻五子食不愁 在《泾野子内篇》一书中,记录着一位西邻。西邻老先生有五个儿子,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照常理看,这家人的日子真难过。可是西邻对自己的儿子各有安排:老大质朴???正好让他务农;老二聪慧,正好让他经商;老三目盲,正好让他按摩;老四背驼,正好让他搓绳,干一天下来不觉得累,工作效率挺高,要是好人干这个,他腰肯定受不了;老五足跛,正好让他纺线,他把纺线车放在桌子上,他就坐在那个地方,用手摇,工作效率也很高。就是这样一个与残疾人俱乐部差不多的家庭,不愁吃,不愁喝,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小康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