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入门四问课件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采用问题提示的方法,引导我们对中国文化经典及其学习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共设计了四个问题。
一、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物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等等。为使承载这些文化的典籍有一个系统的梳理,我国从隋唐以来,通常采用“四部分类法”。清朝乾隆时按照此法编成《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分类
分类 内容 经部 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石经、汇编等12类。 史部 分为正史(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17类。 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集部 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类。
二、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的特点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数量多,产生的时间跨度也长,从先秦到晚清,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决定了中国文化经典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与思想风貌。
时期 文化背景与特点 代表作品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西周时建立的礼乐制度开始瓦解,群雄争霸,征战频繁。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各种主张和学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 《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
春秋
战国
至两汉 在先秦大变动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精神。在两汉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下,出现了具有宏大规模和皇朝史格局的纪传体通史。中国古代重视礼法,礼书在历史上也层出不穷。 《尚书》《春秋》《左传》《史记》
《汉书》《礼记》等 两汉
至隋唐 佛教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唐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史学的研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著作,它们不仅总结了中国古代的史学传统,对研究其他相关学术,也有启发意义。 《百喻经》《坛经》
《贞观政要》
《史通》等
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从文化上看,中唐以后禅宗的盛行、古文运动的开展和理学的兴起,构成了文化的新动向。 《朱子语类》等 明代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产生了一批卓越的科技著作。 《焚书》《农政全书》
《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等
明清之际 明清易代,社会剧变,促使早期启蒙思潮向纵深发展。一是出现对封建专制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一是提倡“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 《明夷待访录》《文史通义》等 近代 近代是中国社会的又一个转型期。在文化领域,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西方理论的引进,如何将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结合起来,是这一转型期突出的任务。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摩罗诗力说》等
三、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中国文化经典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文化经典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如下:
文化思想 现实意义 现实性 积极入世,参与社会发展与变革,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具有启发性的关键。 民本思想 可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今天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包容性 中国文化经典对“和”的提倡,体现了文化多元性的精神,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对自然的亲和态度 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注意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这可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其他 对道德修养的倡导、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对艺术审美的探究等等,都能给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宝贵的营养。
四、关于本书的学习
(一)本书的线索
本书按照两条线索进行编排。
1.一条线索是从经典的性质横向展开的,力求涵盖中国文化的主要方面。除了本单元属于中国文化经典概况的介绍外,以下九个单元依次是有关儒家和道家、历史、道德、佛教、政治、理学、科学、学术、文学等方面的经典。
2.另一条线索则大体是依时间顺序纵向展开的,从春秋战国起(第二、三、四单元),经汉唐(第五、六单元),至宋明(第七、八单元),结束于清代(第九、十单元),大致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相吻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堂内外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等积变形问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课堂内外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第2课时商品销售问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课堂内外2017九年级数学下册双休作业八1_4章综合课件新版湘教版.ppt
- 课堂教学要追求“六个化”.ppt
- 课堂内外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6.3实践与探索第3课时工程问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课堂教学环节5要素(连会).ppt
- 课堂内外2017九年级数学下册第1章二次函数综合测试卷课件新版湘教版.ppt
- 课堂内外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2整式的乘法综合测试卷课件.ppt
-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章末分层突破课件.ppt
- 课堂内外2017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9多边形综合测试卷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文档评论(0)